第709页

俞锋所部没有吃的,怎么办?好啊,这个时候夏侯清把自己的军粮运去了,俞锋岂有不感激道理?拉拢住了俞锋,夏侯清又有了几分把握。”

博敦似乎明白了些:“这么说俞锋也有可能反?”

“俞锋是不会反的,他跟随陛下久了,忠心不在你博敦之下,这点陛下知道,所以安排俞锋在陕西,夏侯清也更加清楚。但为什么还要这样?夏侯清是想早谋反的时候,为自己争取一些同情罢了,只要俞锋不对河南用兵,甚至是有些迟疑,就等于为夏侯清争取到了足够时间。”李鸿章微微笑着说道。

“陛下安排俞锋在陕西?”博敦喃喃重复了一遍这话,忽然明白了一些什么:“李大人,难道陛下早就对夏侯清有所防备了吗?怪不得,怪不得,我明白了!”

博敦忽然灵光闪现,大声叫了出来: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从湖北运往河北等地的粮草非要饶个圈子,从陕西方向走,而且督运粮草官员,到达陕西以后任务也算完成了,剩下的由陕西地方负责押运,这是因为……”

李鸿章“嘘”了一声:“俞锋驻扎在陕西,归其直接指挥的,名义上只有两万余人,实际上,有些事情还是不要说的太明白的好。”

“陕西八营,湖北八营,李大人,博敦彻底明白了。”博敦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博敦无能,还在那里杞人忧天。”

李鸿章淡淡笑着:“朝廷里如果多些你这样杞人忧天的,那朝廷必然上下一心,可还有一点你不明白,陛下根本不想用武力解决夏侯清,为什么?国内现在太平的很,忽然起了兵变,会在百姓和朝廷之间造成恐慌。监视住夏侯清的兵力,不到万不得已,陛下不会下令动用的,其中玄机以后你就会知道了。”

说着站了起来,在那来回踱了几步:“眼下朝廷里有五股势力,其中两股是军方的,也就是所谓的内军和外军之分,目前已经大有好转,随着军队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个问题几年之中就会得到彻底解决。

剩下的,就是文官系统了。莫黑大人久随陛下,深得陛下信任,这是第一股势力;第二股,是方玮明方大人的势力,咱们朝廷的军工科技底子,说的重些是方玮明大人扎下的,许多人才也都是方大人从西方国家请回来了,因此方大人也拥有很高威望。至于剩下的那一股势力,恐怕就是我李鸿章的势力了。”

李鸿章一点也都不想隐瞒什么:“这三股势力中,属我李鸿章的势力最小,可有一点我是明白的,所谓的势力,都是陛下给的,陛下想给你就给你,想收回去就收回去。这点不光我懂,莫大人和方大人也懂,陛下更加清楚。原本这三股势力同时存在着,能够互相平衡,互相压制,这点也是陛下希望看到的。

可是现在有人不愿意这样了,于是想要打压掉另两股势力,怎么办?这人就想了一个办法那,好办法,绝妙的办法!”

听着李鸿章带着讥讽的口气,博敦隐隐明白了什么。这是朝廷最高权利者之间的博弈,已经不是自己这样的人能参合进去的了。

可是博敦忽然觉得,这一切都是有人安排好的,而这个安排的人,不是李鸿章,不是方玮明,也更加不会是莫黑。

陛下,陛下一直都在默默注视着一切。博敦在那想着,李鸿章站起身来拍了一下博敦肩膀:

“博敦,现在陛下不在京师,如果我猜的不错,夏侯清就是想要利用这个机会,可是夏侯清一定不会想到的,有个人很快会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