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美国访问代表团
李鸿章一直到了后来才明白,为什么自己打了本森那些美国人反而大声叫好。
这位本森毫无疑问是个粗鲁、毫无教养的人,从美国到中国的这一路上,或许本森已经把整条船的人都给得罪了。
没有人对他有任何好感,但碍于自己的身份,那些美国人并没有和本森计较,只是采取了躲避本森的办法而已。
而李鸿章的作为,无疑是帮那些美国人出了胸中的一口恶气……
菲力斯和马辉表达了自己的歉意,李鸿章也适可而止的表示自己的举动或许鲁莽了一些,一点小小的风波过后,却让美国人对李鸿章有了新的认识。
这位中国军政府的尚书左仆射,在对待问题上采取的强硬态度,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军政府的那位大元帅应该庆幸自己拥有这样的部下。
在举办了简单的欢迎仪式后,美国人显然对设在上海,和欧洲国家合作的那些工厂,表现出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在上海之行中,同样有安排美国人参观那些工厂的计划,而对于在这些工厂之中,中国人居然雇佣了那么多的欧洲技师,美国人显得非常惊讶,而这些欧洲技师的收入,与经济正处在大萧条期间美国或者欧洲相比,也显得高了许多,和一点是最让人羡慕的。
这是一个奇怪的国家,美国人对于中国的认识,这还是一个庞大的、古老的农业国家,但是在上海,在军政府的控制范围内,这些地方却呈现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发展速度。
“是的,我们的技师和工人享受到了良好的待遇,军政府的那位大元帅,以及他的那些负责管理这些工厂的官员,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刺激着我们的工人和技师用最大的热情,来贡献出他们的全部本事和技巧……”
在下榻处,一直与军政府保持着良好关系的麦克·普罗兹利仔细的为菲力斯介绍着在三省之地发生的一切:
“那位军政府的大元帅,称呼自己为‘大独裁者’,但是和在北京的那位同样独裁的皇帝相比,显然大元帅的独裁更加能够为中国带来民主和进步。
他对于新鲜事物、欧洲以及美国的先进技术,有着一种狂热,他近乎贪婪地吸收着这一切,所以,您在这里看到的和在中国其它地方看到的将会完全不一样。
而一个上海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大元帅的要求,目前,在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又有一大批的工厂正在建设、或者即将建设,这些工厂的建设,将会需要大量的物资,而我认为这也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甚至,会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菲力斯点了点头,随即回首对马辉说道:“那么您呢,领事先生,对于这个军政府以及他们的那位大独裁者,您有什么样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