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深恨左宗棠,认为别人可以骂他,左宗棠不该骂,他们是同门同道,相互也看得起,尤其在与太平军对抗,捍卫儒家道统方面,他应该是知己的。如今自己被上下整到这步田地,左宗棠不同情,反而带头怒骂,太不懂事了!所以,他又开始在家里咒骂左宗棠。骂的非常之难听,家人往往掩耳从曾国藩的门前经过。
曾国藩时而躺在床上,时而在室内外踱来踱去,辗转反侧,反复而痛苦地回忆、检查自己的前半生。自入仕途,以孔孟入世救世,对自身的修养严厉酷冷,一丝不苟;对天下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坚定胸怀。持身严谨,奋发向上,关心国事,留心民情,因而赢得君王信任和同僚的尊崇,十年京官春风得意。正是抱有这种信念,以一文官而白手建军、治军,几年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出生入死。但是,为什么皇上反而不信任?为什么上至枢垣,下至府县,都那么嫉恨自己?
曾国藩家居的时间里,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曾国藩离开江西时,太平军与湘军正在相持苦战,九江、吉安、瑞州等城尚在太平军手中。但是,由于百战军的出现,收复大量失地,百战军之名,如同璀璨明星一般升腾而起。
不光只有百战军,在太平天国内讧,石达开领兵出走之后,湘军也开始在各个战场之上不断取得胜利。
由于湘军作战有功,其将领们一个个升官晋爵,胡林翼加太子少保,杨载福官拜提督,李续宾也官至巡抚,赏穿黄马褂。其他将领,也都得到相应的官衔。
然而,在籍守制的湘军统帅曾国藩仍然是原来的侍郎官衔,就连原本的湖北巡抚也都免了。曾国藩心里不免激愤不平。他给曾国荃写信说:“愿吾弟兢兢业业,日慎一日,到底不懈,则不特为兄补救前非,亦可为吾父增光泉壤。”还说,湘军官员都“大有长进,几于一日千里,独余素有微抱,此次殊乏长进”
想到这里,曾国藩后悔非要回家守制。他曾想给咸丰帝上书,要求马上返回战场,但是碍着面子,毕竟拿不起写折的笔。
“老爷,康雪烛求见老爷。”
听到外面怯生生的声音,曾国藩有些恼怒地站了起来,上次派康雪烛却了一次京师,非但没有给自己带回任何好消息,反而还让皇帝免了自己官职,康雪烛非但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帮助,反而还像自己灾星,这次来了天知道又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正想让下人把康雪烛给轰出了曾府,就听外面康雪烛的声音响起:
“曾帅,还在那生雪烛的气吗?”
看到自说自话推门进来的康雪烛,曾国藩干脆放下了手里正在看的书,走到床边也不管康雪烛怎么样,自顾自躺倒在了床上。
康雪烛笑了下,这位大帅现在居然有了小孩脾气:
“曾帅,这次我是来给曾帅请罪的,雪烛不想隐瞒曾帅,让曾帅回去丁忧三年的主意是雪烛在皇上那出的……”
“你,你!”曾国藩翻身从床上起来,指着康雪烛气的半天才能说出话来:
“康雪烛,自从你投奔我了以来,我自问待你不薄,虽然你是江忠源的门生,可我对你却好像自己亲授弟子一般,你却如此卑鄙无耻!”
康雪烛面上微微笑着,等到曾国藩发泄完毕,这才不慌不忙,上前一步说道:
“曾帅,等到雪烛把话说完了,曾帅再骂雪烛不迟,若是曾帅真的认为雪烛错了,那么雪烛当场一头撞死在曾帅面前,绝无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