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开始痛恨美国了!”
兴登堡不像是在发问,那语气更像是在揣测、在分析。
在兴登堡面前,辰天并不掩饰自己对于美国的看法:
“从前是厌恶,现在是更加厌恶!”
“那俄国呢?”兴登堡又问,“是痛恨?”
“不,是以静制动,默默等待巨人的死去!”说这句话时,辰天显出一种许多的信心。如果他不是那么了解拿破仑的故事,如果他根本就没听过希特勒的名字,现在他的大军应该已经越过俄国边境了,至于结果,或许和前人一样,或许不一样。
如果有如果,一切都会不同。
“那么,对于俄国女皇呢?”兴登堡继而又进一步。
“她制造了那次爆炸,这是各国高层皆知的秘密!只是没有人掌握确切的证据,也没有人知道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会对局势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更没有人确定自己能够在挑明事实之后从中获利而是不被倒打一耙!”
辰天语速很快,这显然是他想过很多遍才得到的答案。
“如此看来,在占领印度之后,我们今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确可以结束了!”兴登堡又重提自己报告中的看法。
“不,还不止于此!”辰天很坚决的说道,“以往战争结束的头几年都会进入一段短暂的相对和平时期,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在我们通过三国协议扼制日本政府独霸东亚的野心之后,日本人又转而想要侵占整个东南亚了!那里的石油对于我们来说可有可无,但那里出产的像胶占到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七十,还有许多重要而珍贵的矿产资源!像胶、矿产、石油,这将是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关键!”
“陛下,尼日利亚也产像胶的!”兴登堡提醒到,英属尼日利亚已经在1915年纳入德国的殖民地名单,而且那里也出产天然像胶。
辰天还是否定:“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那里都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尼日利亚的未来在于矿产,想要获得足够的像胶资源,要么从东南亚,要么从巴西!很明显,美国人不会让我们轻易得到巴西的像胶,而且那里的像胶其实是比不上东南亚的!”
“陛下,难倒我们要和日本开战?”兴登堡虽然不是很积极,但他在这里并没有用“您”代替“我们”,其中蕴意非常明显,不论什么时候,军队都将无条件执行皇帝的命令。
辰天再次与兴登堡对视,“不!至少十年之内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