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页

按照这份针对奥匈帝国的《闪电计划》,到第一天也就是2月2日下午4点,古德里安的第1装甲军已经全部越过德奥边境,古德里安少将的临时指挥部就安置在距离边境60多公里的一处公路旁边。

“通讯官!”古德里安从帐篷边缘转身走回他那张铺着地图的桌子,顺便叫来他的通讯官。

年轻的通讯官闻讯从旁边那辆装甲通讯上小跑而来,“到!”

“发报给弗莱明将军,询问他们的先锋部队现在到了哪个位置!还有,今晚能否抵达维也纳!”

说罢,古德里安那穿着黑色皮手套的右手放在地图上,目光随着食指一道定在地图上的一点,那里是一座叫伊布斯的城市,距离德奥边境近100公里。1个小时之前,弗莱明将军的第2装甲军抵达并占领了那里。

“遵命!”快速记录之后,通讯官又一路小跑着离开了。

在这之后,古德里安的目光继续随着右手食指一起在地图上移动起来,那里有一条蓝色的粗线,它代表着哺育了日尔曼民族的多瑙河。这条欧洲第二大河流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经德国南部、上奥地利和下奥地利。从德国边境沿着多瑙河走,不到200公里便是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

“1个小时!”古德里安自言自语着,沿着蓝色线条往东,每一厘米都意味着距离维也纳又进了一步。

不过,古德里安和他的第1装甲军并不是冲着维也纳而去,第1装甲军的前进路线从萨尔茨堡方向进入奥地利,直插阿尔卑斯山脉然后拐向东北,沿着山脉抵达恩斯河之后,箭头将再次拐向东南,此后将穿过奥地利南部、奥匈帝国的卡尼鄂拉公国一直前出到位于地中海北岸的滨海省份。

此时,第1装甲军的先锋距离恩斯河仅有一步之遥,进行今天的第二次燃料补充之后,他们将转向奥地利的主要畜牧区——南部的格拉茨盆地。

第四十章 最后通牒

1916年2月2日,距离德国坦克部队在世人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已经过了将近1年半的时间,古德里安已经从当初的装甲兵学院副院长兼战术理论教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装甲部队指挥官,而他手中的装甲部队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步着。

相比于最初的“石头i”型坦克,现在的“怪兽i”也就是iii号坦克在技术性能上提升了不止一个等级。从前装甲部队走上30公里就要补充一次燃料,而且故障率达到将近百分之五,现在,iii号坦克可以在公路上持续行进150公里,即便是在坑坑洼洼的田野中也能走上七、八十公里,故障率也下降到了百分之一以内。

从前,当一个好的坦克手必须先学会修坦克,现在,坦克手们可以更专心于坦克行进、进攻和防御战术,因为现在每个团都有专门的抢修小队,只要有坦克抛锚,他们就会坐着专门的维修卡车赶来,专业的技术、专业的器械,机械故障已经不再是让指挥官们头疼不已的问题了。

十分钟之后,通讯官重新来到古德里安身边。

“报告,弗莱明将军发来电报,他的第2装甲军前锋部队已经抵达圣珀尔腾郊外,根据空中侦察得到的情报,奥匈帝国军队在圣珀尔腾构筑了临时防线,聚集在那里的奥军大约有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