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然一声巨响之后,又是一颗地雷被引爆,这也意味着好几匹战马倒在血泊之中,后面的骑兵还没有来得及祈祷,就惊讶地发现上将的副官摇晃了一下,接着直直地摔落马下。这个认真敬业的副官在传达上将的命令之后就一直呆在先头部队,帮助指挥士兵用战马排雷,并不断鼓励和安抚那些失去战马的士兵。周围的士兵围了上去,副官的左胸口心脏位置已经被鲜血浸透,他的军帽滚落在一旁,露出满头柔软而漂亮的金发,他的眼睛有着和天空一样美丽的颜色,然而此时却失神地瞪着。
“这……”俄国士兵们茫然不解。
百米开外的树林中,一个身披草绿色伪装的德军士兵迅速收起手中的狙击步枪,悄然朝后跑去,不久之后他便骑上一匹战马迅速离开现场。
就这样,数十名狙击手组成的狙击部队开始不断骚扰这支俄军部队,每隔一两分钟树林中就会传出一声清脆的枪响,一个个俄国军官栽落马下。俄军骑兵们愤怒了,他们狠狠地挥动手里的马鞭,接着风一般朝传出枪声大概的方向冲去,然而德军狙击手也是骑兵,而且更为熟悉这里的地形。追过去的俄军骑兵非但连对方的身影都没有看到,还不时被树上的挂雷所炸中。
就这样,在整整一个上午的行军中,帕柳卡夫损失了1000匹战马、200名士兵和73名各级军官。直到基蒙出现在俄国人的视线之中,他才松下一口气来,然而他并不晓得,这仅仅是恶梦的开始。
此时的基蒙已经不再是半个月前遭到俄军突袭而残破不堪的基蒙,德军已经将这里修建成为一座要塞式的城市,环形野战阵地将城市紧紧保护着,许多蘑菇般的碉堡散布在阵地上,数十门重型要塞炮几天前刚刚从德国国内运来,并已经安装在城市里面的数个炮台里,超过2万名德军步兵早已在各自的战位上严阵以待,另外还有十几列德国制造的装甲列车则在铁路线上来回巡视着。
“老样子,骑兵包围基蒙并切断它与外界的联系,炮兵进行1个小时的火力准备,步兵随后发起冲击!”帕柳卡夫上将刚刚说完,却发现亚斯维力熟悉的身影并不在他身旁,临时的副官显然还不是很适应这个角色,他手忙脚乱地记录完上将的命令之后,匆匆忙忙地跑开了。
有些参加过前次突袭基蒙行动的骑兵轻车熟路地带着其他人向基蒙侧翼运动,结果却遭到德军装甲列车上猛烈火力的阻击。由坚实的装甲、各种口径火炮和众多机枪武装的装甲列车成为一座座名副其实的移动堡垒,俄国骑兵只要出现在铁路附近,很快便会被这种钢铁怪兽驱赶。
基蒙城内,包括105毫米榴弹炮或加农炮、150毫米重榴弹炮在内的一门门重炮缓缓升起炮口,其中2门射程11公里的305毫米铁路炮更是令人生畏。城外俄军炮兵正在准备炮击的时候,城内的重炮就已经开始轰鸣,两架德国侦察机也适时地出现在基蒙附近,为己方的炮火进行指引和校射。俄军炮兵阵地顿时变得混乱不堪,尤其是305毫米巨型炮弹落下的时候,整个大地都在剧烈震动,半个小时之后,帕柳卡夫上将带来的一百多门各式大炮几乎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最后,俄军步兵不得不在没有重炮掩护的情况下对基蒙城外的德军阵地发起进攻,德军有地雷区、铁丝网、壕沟、机枪、大炮,而这些俄国步兵只有手中的步枪和少量机枪,结果可想而知。看着满地白黑两色的尸体,连帕柳卡夫都不禁老泪纵横。
“撤退!”帕柳卡夫不再理会阿格列尼要求全力进攻的命令,留下近万具俄军步骑兵尸体黯然撤回树林。
第三十四章 华沙,我来了
在得到俄军进攻基蒙失败的消息之后,辰天与弗朗索瓦相视一笑,阿格列尼似乎已经江郎才尽了,居然企图故伎重施突袭基蒙,可惜基蒙的防御今非昔比,再也不会成为德军的麦城了。
在比亚韦斯托克,阿格列尼在炮兵遭到打击之后也没有再向德军阵地发起进攻。正午时分,双方阵地都飘起炊烟和食物的香味,德军士兵们坐在战壕底部享受着美味的面包、香肠和土豆汤,俄军士兵得到的食物也不差,只是他们的用餐则不断德军飞机打断。
时间就在这种平静而压抑的气氛中匆匆流走,漫长的一个下午阿格列尼都在他的指挥部里、在他的大地图千痛苦的思索着,选择撤退也就意味着放弃对德军的夹击之势,然而继续等待的话却很难有所突破。相比之下,辰天和他的士兵们就没有那么烦恼,德军士兵们在战壕里面舒服地睡起午觉,辰天则不断收到马肯森和奥尔格发来的战报。西面部队势如破竹,后勤部队则紧张而有序地将油料弹药供应给奥尔格的装甲部队,让它们能够全力冲击俄军战线。在损失了大量火炮之后,俄军的抵抗变得愈发虚弱无力。
德国飞行员们则是最为忙碌的人,他们一次次从机场起飞,一次次飞临战场上空投弹,使得阿格列尼的士兵只能勉强趁着轰炸的间隙打个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