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妇人也不理会,依旧故我地将那衣裳收起,又蹲下身子替孩子整理好衣服:“真是想丢了,干嘛还往回拿?”

被妇人顶了回来,刘三郎也不恼,只憨憨一笑。

这破衣裳,是他们一家三口困顿流浪生涯的见证,刘三郎想将它收下,留作纪念。

长长叹了口气,刘三郎笑着道:“每日有红薯吃,还有新衣裳穿,这日子真跟做梦一般。”

妇人也点头微笑,她指了指这帐篷,补充道:“还有地方住呢!”

虽说这帐篷很简陋,但毕竟是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对于刘三郎一家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而他们所要付出的,无非是每日跟着流民队伍一起外出劳作,替庄园中的田地翻土犁地,施肥播种。

这样的劳作,对于这些流民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那妇人刘李氏替孩子穿好了衣服,便靠在自家男人肩头,闲叙家常:“听说咱们每日劳作,府里管家都给咱们记上了工分。到了月末时候,还能领到工钱呢!”

刘三郎点点头:“不错,我问过分管咱们的赵管事了,他说日后还要分派咱们其他活计,干得越多,就能领得越多。”

他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忽然抬头叫道:“对了,过两日,俺就不下地了。赵管事说我年轻力壮,要是要调我去什么‘建造小队’,去替庄子里扛木头搅夯土哩!”

“木头、夯土?”刘李氏愣了愣,好奇道,“庄子里是要盖房子吗?”

刘三郎喜滋滋点头:“不错,听说要盖好些房子呢!”

“啊?那会不会很操劳啊?”刘李氏有些心疼,“你身子也不结实,去做那苦力,怕是要受累的……”

刘三郎生得高大,但实在瘦弱不堪,与“年轻力壮”实在没什么关系。

他倒并不担忧,乐悠悠抚了抚自家婆娘:“怕什么,不过是卖力气罢了。咱天天白吃白喝,总得给人干活不是?”

“再说了,赵管事说了,这建造小队的工钱,可比种地高多了。咱也能多攒些银钱,日后能送咱娃去读书认字。”

一听到读书识字,刘李氏的眼睛亮了:“那……那你可得好好干,争取留在庄子里,多攒些银钱……”

对于这一对贫苦小夫妻来说,能过上安稳日子,便是他们最大的幸福,而送自家孩子读书识字,又是他二人生平最大的希望。

而眼下,幸福近在眼前,希望也并不遥远——只要他们能一直留在庄子里,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