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领头的老头儿自称是齐王府管家,说要带他们这些流民到庄子里干活。
只要到了庄子,即刻便能领到粮食。
日后庄子里还会安排住处,发放衣物,照料他们个生活。
有这样的机会,这一家三口自然是要跟了来的。
一家三口相互依偎着,正苦苦支撑,忽地见前方来了一大群侍卫模样的人。
那些人腰挂佩刀,神情威肃,看上去威武不凡。他们刚一靠近,流民们便即安静了下来。
那夫妇二人也已站直了身子,将孩子牵了起来。
因为他们已经看到,这队侍卫的手中,正抬着一个个大箩筐,那箩筐里装的,似乎是刚刚煮熟的红薯。
这红薯的味道,夫妇俩是知道的,他们在城门口排了几天的队,每日都在期盼能领到红薯粥。
现在倒好了,粥没等到,但却等来了一个个大而厚重的红薯。
那一碗红薯粥,撑死不过一两块红薯,可远比不上这箩筐中的煮红薯。
侍卫们将红薯抬了来,便即放在流民队列正前方,诱得流民们躁动不已。
“安静,安静下来!”
侍卫中走出个老头儿,正是齐王府管家许福。
许福高叫了声,止住喧嚣,随即高举双手:“大家排好队,不要乱走动。谁再胡乱走动,莫怪待会儿发红薯时轮不上你!”
许福年纪大了,声音自做不到洪亮有力,但他一声呼喝,立即能震得这些流民再不敢动弹。
这时候谁还敢动?万一惹得人家不高兴,不发你红薯,你就哭去吧!
那夫妇俩已将孩子抱了起来,生怕孩子因贪嘴而乱跑动,断了一家三口的食粮。
很快,管家许福一声吩咐,便有侍卫们扛着箩筐开始发放红薯。
标准是每人一个红薯,根据年龄性别决定红薯的大小。
年轻力壮的能分到大个红薯,妇嬬老人饭量小些,自然只能领稍小些的红薯。
那高个青年已摸清了发放规矩,扭头朝自家妻子道:“放心,咱们一家三口,即便不算孩子,也能领到一大一小两个红薯。”
在他们看来,孩子自然是算不得人的——发粮是为了雇你干活,孩子干不了活,算不得劳动力,自然是没有资格领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