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何等情怀?
看到李佑这般胸怀,韦挺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相较于李承乾,若是李佑最终夺取天下,登顶大宝,会不会是个更好的选择。
在接触李佑之前,韦挺一直认为,李泰是更合适取代李承乾的人选。
但在韦挺看来,李泰机敏聪颖有余,平和宽悯不足,从未表现出对朴素众生的悲悯情怀。
而李佑却是不同,李佑自有他意气风发,纵横天下的大格局,大气魄……
但更关键的,李佑心中还有一颗平易近人,肯为下位者着想的热心肠。
这样的悲悯心肠,对于大唐黎庶百姓来说,无疑是极珍贵的。
韦挺不仅在想,若李佑登上大宝,大唐的百姓,会不会过得更好一些。
思来想去,韦挺的答案是肯定的。
想到这里,韦挺鼓起勇气,起身走到李佑身前:“殿下,你若当真记挂苍生,为何不与那太子殿下争一争呢?”
“争?”
李佑恍惚间抬起头来,迷茫地看着韦挺。
韦挺点了点头,鼓气道:“太子残暴不仁,他若克继大宝,对天下苍生都不是好事。殿下你若能将太子掀翻挑落,便可算是拯救万民于水火了。”
李佑这才回过味来:“韦大人的意思,是本王将太子扳倒,去争那太子之位?”
“不错!”韦挺兴奋道,“殿下屡立奇功,已深得帝心。再加上……再加上那红薯若成,定会深受满朝文武,乃至天下苍生敬仰推崇。”
他捏了捏拳:“凭着那红薯之功,殿下已能与太子一争高下了。有此良机,为何不争?”
听到这样的鼓动,李佑已陷入深深的思虑里。
来到大唐后,李佑从未直面过这个问题,所思所想,不过是先苟住现状,让李承乾与李泰、李恪他们先缠斗一番。
因为他心中早已断定,李承乾是会被废的,他与李泰之间,也一定会有一场旷日持久的争斗。
但现在,局势似乎发生了些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