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流民

“唉,可怜啊!逃难逃进城里,结果却找不着活计。”

“来咱们田上当佃户,又遇上了那般惨事……”

几个庄稼户打扮的男人谈起那中年男人,个个都是摇头苦叹,一副同情模样。

韦敏听他们的对话,心里起了兴趣。

她前来施粥,原本就是接济贫民,既然撞上了难以维继生活的穷苦人家,自然是愿意搭一把手的。

韦敏走上前,向那两个庄稼汉道:“两位,方才那大叔,你们认得吗?”

那两个庄稼汉一看韦敏的打扮,便立马恭敬站直了身子。

谁都能从韦敏的衣着打扮看得出来,这是位贵族妇人。

“禀贵人,自是认得的,他是给咱们东家打短工的雇农,是个流落到咱们村上的流民了。”

唐时的农户,分为自耕农、佃户、雇农等不同身份。

这其中,人数最多,地位最高的,便是自耕农,也就是自己名下有田地,给自家种地的农户。

还有一种普遍的农户,被称作佃农。

佃农通常是承包租种地主的田地,每年给地主交租纳税,来抵押租地的费用。

佃农虽然种的不是自家的地,但毕竟是交了税子,好歹能收获到田里产的粮食,而且能自行决定种植何种作物。

而且佃农只是没有田地,但生产工具、粮种等生产资料,多是齐备的。

相对来说,最惨的便是雇农。

雇农是纯粹提供劳动力的农户,他们什么都没有,只靠卖力气,帮地主耕种田地。

至于田地里种什么,收成有多少,这都与雇农无关。

雇农的收益,只有他们出卖力气所换取的固定报酬。

这雇农分长工、短工。

那长工就相当于地主家的奴仆了,常年给地主打工,换取报酬。

短工流动性更大,收益也更不稳定,多半是一些受灾的流民充当。

而方才那中年人,显然便是受了灾,流落到这历城县来的。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 阅读。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唐:李世民是我爹更新,第二百一十三章 流民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