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武勋公侯

想起闭门羹,又提及这历城县公,李佑脑中忽地闪过一个声音。

他记了起来,当初自己来齐州之时,那三个没来接迎的人中,就有这位历城县公。

“法曹赵广、长史刘大亮,以及最后一个历城县公,三人因故请辞,未来接驾!”

阴弘智略带愤懑的声音,在李佑耳畔回响。

果然是他!

李佑这下更加相信,这刘大亮的抱怨确有其事了。

那历城县公看起来,的确是特立独行的。

“殿下,那位县公身沐天恩,却不思报效朝廷。眼见黎庶受苦,却仍不理不顾,着实可恶!”

刘大亮仍有些不忿,还在李佑耳旁抱怨着。

他的话,倒也有几分道理。

既是朝廷亲封的权贵,享受了朝廷的恩泽,享受了百姓的供奉,就该在百姓危难之时出手相帮。

漫说这一县之公,便是普通的乡绅富户,在这等百姓受灾的情况下,也多会出手相帮的。

那历城县公又是武勋出身,剿匪除害,这本该是他分内之事。

结果他却关起门来自顾自的,着实有些不应该。

李佑叹了口气:“看来这位县公,确有不当之处。”

他又望向刘大亮:“此事本王记下了,待本王思量过剿寇之事,再去会一会这位县公!”

一听李佑要替他出头,刘大亮的脸上堆起谄笑:“殿下英明!”

两人又坐了会儿,只说了些毫无营养的寒暄话,那刘大亮便即告退。

送走了刘大亮,李佑随即陷入沉思中。

这刘大亮来得恰是时机,正好在自己处理完粮荒之事,还未抽身去都督府前,便来拜会。

本来在料理完苏家的麻烦后,李佑也一直在思索着,要不要去探一探都督府的虚实的。

现在好了,人家主动送上门来了。

而且还借着剿匪之事,主动将手中兵权拱手相让。

这倒叫李佑看不明白了。

虽然秉持着谨慎态度,李佑拒绝了刘大亮交上的兵权。

但李佑对于刘大亮的心思,却暂时想不通透。

无论如何,在李佑心里,刘大亮的头上,是要打上大大的反派标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