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页

汉贵女 三春景 1417 字 2022-10-19

《岁时记》是陈嫣自己写的一本小册子,这是‘过节专用指导’。

主要是日子过的无聊了,陈嫣给自己找点儿事做来着——《岁时记》这部书将一年之中所有的节日都记载了下来,并且写明了这些日子最好吃什么、玩什么、做什么!

这里所谓的所有节日,不只是指汉代已有的,也包括这个时候还没有成型,但陈嫣自己知道的节日。

已有的节日不用陈嫣操心,至于那些没有的节日,那也不难。还没有诞生的节日基本上都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原型,陈嫣只要附会一番就行了。有些附会不上的,她还可以编造传说故事。

就像《牛郎织女》的故事编进七夕节一样。

很多时候人记不住乱七八糟的天文历法,对民俗故事却很有传播力,只要听过一遍就能有很深刻的印象。

在陈嫣极尽所能地添加节日之后,一年的时间被分割成了很小的单位…平均两三天就能有一个节日。这还是陈嫣‘手下留情’的结果,毕竟现代人只要有心过节,哪一天又不是节日呢?那些犄角旮旯里小民族的不知名节日不要太多了!

《岁时记》的贡献不只是确定了节日日期,更重要的是安排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仪式在不同的节日里!

普通人不见得会在意这些,贵族和富豪们对此却是很喜欢的。特别是困在后宅的贵妇们,故事里精彩的宅斗通常都不真实,绝大多数时候正室们都稳当的很!所以,后宅女子们的日字其实是很无聊的。

而这种两三天就要过个节的搞法就很适合给她们打发时间了。

就算是不重要的节日,往往也需要提前一天准备,若是重要的节日,更是不知道得提前多久准备!这样一来,平均两三天一个节日的话,足够她们把每一天的日常都填满了。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岁时记》只是陈嫣自用的一本过节指南,局限在‘不夜翁主府’,全当是她这个‘女儿王国’里的自娱自乐。而后来,和她有接触的贵族女性们知道了,就特别喜欢让人从她这里抄录《岁时记》。

大家都由此安排节日活动。

后来宫廷之中也引进了…后宫的娘娘们日子夜相当无聊,而后宫宫女的规模又比陈嫣身边的婢女多得多。过节嘛,人多就更有感觉了。

宫内流行的东西是很容易成为宫外的风尚的,由此,《岁时记》是真的出名了。

陈嫣觉得有意思,干脆让人刊印了《岁时记》,不指望出书赚钱,只是想看看能影响现实世界到什么地步。

很多节日提前成熟了,会不会导致日后有更多的节日…说不定华夏在两千年后会成为全世界节日最多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