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玩的并不大,纯粹就是图个趣味,颜异的一口袋铜钱也见底了。
颜异出门并没有带多少铜钱,这玩意儿可笨重了…于是拿出一枚金质的小龟壳,和陈嫣换铜钱——此时使用黄金时大多用的是重量大致的金饼,不过金饼的重量还是稍微重了一些,导致‘面值’过高,真正用的时候不方便,所以私人也会铸造一些小一点儿的‘金疙瘩’。
汉代流行麟趾金、马蹄金,就是按照麒麟的趾头、马蹄的形状铸造金块。不过怕这都是从汉武帝中后期开始的,始作俑者就是刘彻,他率先在上林苑铸造,而现在各家的金子都很不相同。
陈嫣掂了一下重量,有些迟疑道:“二两?”
颜异点了点头。
考虑到此时的工艺,小龟壳铸造的算是精致的了,陈嫣摆弄了一下,甚至觉得怪萌的。汉代一斤黄金值万钱,一斤等于十六两,二两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个钱了!
恐怕玩儿几天的牌都用不了这么多,而且还得是像刚刚一样一直那么输!
陈嫣让人拿六百钱出来,然后将小龟壳放进了自己的香袋里,顺手将香袋袋口缀的小金雀摘了下来放在颜异手中。这个小金雀是汉制一两重的,而且非常精致,
用了累丝工艺,连小金雀的羽毛都一根一根堆了出来。
桑弘羊酸酸道:“你那金雀,工本恐怕比金子还贵了!”
那本来就不是用的铸造‘货币’的思路打造的,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饰物由工匠精工细做,自然不同。
陈嫣横了他一眼:“那你还真是做生意的,这样计较做什么?”
确实,他们本就不是图钱才玩牌的,非要添个彩头也是没有这个总觉得不是那个劲儿。现在人家只不过是换个零钱而已,桑弘羊还斤斤计较上了,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桑弘羊心里恨恨:老子特么的是在乎那点儿工本吗?
实在是两个人不像是在换零钱,而像是在交换信物啊!自古以来青年男女交往就有交换信物的传统,如《诗经》中的《木瓜》《摽有梅》就是如此了,在春光明媚的时候男女交往,女子送男子木瓜、梅子,男子若是有意就回赠玉佩。
华夏自古以来就喜欢给各种事物赋予本身并不具有的意味,如红豆代表相思、手镯代表眷恋…这些饱含着情意的意味当然不是叫着好听的,它们是真能派上用场——男女定情的时候总不能只是口头说说吧,总会拿出一两样东西定情。
一支金钗分两股的情意,无论古今都能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