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很多人容易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觉得古时的太平年景就是天下太平无事,到处都好。而战乱时则是十室九空、没有一日安宁,所有人都疲于奔命。
怎么说呢,不能说完全不对,应该说情况推到极端的时候,这两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但事实是,绝大多数时候,具体情况都处于两者之间。
即使是再乱的乱世,也会有一些人建立起一点儿基本的秩序,不然就真的活不下来人了。同样的,再好的太平盛世,在古代的年景里也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水患、蝗灾、地震,古代社会,哪一年不饿死一批人叫做古代社会吗?
即使是吹到没边儿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啥的,看具体的历史记载就知道了,还是一样饿死人,一样有造反的——不用把造反想的太高大上,实际上古代的造反频率比普通人想象中的多得多。
太平年景只是绝大多数地方的人能多吃几碗饱饭,但总有倒霉的地方因为天灾人祸歉收了、绝收了,然后朝廷的赈灾款、赈灾粮没有及时发放到位,或者沿途被吞掉了。总之,活不下去了,总不能等死吧!那就造反!
只不过这种造反往往声势很小,集中在一小块地方,参与人数也不多,地方很快就能镇压下来。史书上有的时候会记上一笔,有的时候根本不记。而通识性质的历史课程,能提到的造反,那都是改朝换代时有名气的农民起义了。以至于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除了王朝末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外,似乎古代就没什么乱子了。
233333
正是因为皇帝对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影响如此大,颇有政治觉悟的国都老百姓偶尔也会议论几句。当然了,没人会议论天子什么时候驾崩,大家最多讨论讨论太子到底是个啥样人,到底可不可靠呐?
基本上刘彻的名声还可以,他当太子的时候年纪还很小,现在年纪也不大,这些年虽然也没有干过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大好事儿,但也没做什么荒唐事儿。再加上祖上遗泽,长安百姓都还记得汉家前几位天子都是很不错的,于是对‘小刘’也抱有了比较乐观的情绪。
就在朝堂民间人心浮动起来的时候,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天子竟然身体越来越好了。
这不科学!
然而不管别人怎么想,现实就是天子至少看起来没有随时要驾崩的样子,即使是再人心浮动,也得压下来。
随着刘启昏迷过那一回之后,整个温室殿宫人都浮躁了。他们这些宫人都是以来主子活的,因为在天子身边侍奉,即使是最底层的宫人,走出去也是要被其他宫人高看一眼的。但所谓‘树倒猢狲散’,眼看着天子不成了,他们这些人可不是要琢磨着下家。
特别是一些性格轻浮、沉不住气的,更是早早替自己打算起来了,开始试着联络椒房殿、太子宫等好去处的熟人,想要为以后服务新主人铺路。甚至陈嫣身边都有人收到了这种请求!
虽然说,大家心里觉得没有了天子,不夜翁主的背景要降一半,但她这里还是大家比较喜欢的去处,特别是一些没有太多野心,比较佛系的宫人,还真就想来她这儿。
首先陈嫣在天子身边长大,两边是很熟的,真要换单位,也是去到另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另外,陈嫣性格好是出了名的,若不求什么手握大权,跟一个好脾气的主人,命都要长一大截!最后,陈嫣到底还是长公主之女,太后外孙,未来皇后的妹妹,这样的身份依旧是大汉一等一的贵人!真要说,她这里始终是一个‘热灶’,只不过没有以前那么热了而已。
现在随着天子表现出病情稳定的一面,浮躁之风也压下来了一些,至少大家表面上看起来还可以,又能够认认真真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