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当他们位置转换,站在一个统治者的立场上后,很多事情就不一样了。他们理所当然地也会想到那些自己提拔才能上位的大臣,希望他们能够学会忠诚。
所以说,窦婴表面上多么傲慢的一个人啊,实际上他对当今天子是从心底里感激的。当今天子曾经希望他能改改自己的脾气和政坛风格,行事更加‘谨慎’,他自知做不到,于是以一种‘无声抵抗’的方式应对天子。
而真正这样去做,由此‘坚守本心’的窦婴就真的高兴了吗?当然不是!辜负了天子的期待,这本身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自我折磨了。在面对天子的时候,他始终是有一些愧疚的。
闲话了一会儿,刘启忽然笑了一声,然后又看了看窦婴:“你和朕其实差不多大,如今看着却比朕好太多了!”
他们从亲戚关系上算是表兄弟了,年纪确实差不多,刘启略大,但也大不了多少。刘启细细地看窦婴,摇头道:“朕仿佛是一株朽树,外面看还好,其实是摇摇欲坠。你则不同,还生机正旺。”
“陛下——”窦婴拧紧了眉头。
如果是别的臣子听到这样的话,说不定就要满心惶恐了。毕竟天子现在的情况特殊,谁也不摸不准他现在的心思。万一天子现在是心情不好,看不惯每个比他长寿的呢?听起来很无厘头,可对于掌握着天下偌大权势的天子来说,当他们失去控制的时候,多无厘头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历史上不少有为之君到了晚年就晚节不保,干出不少荒唐事来!此时的人不见得有那么多先例以供参考,但这种明摆着的事情,窦婴这种聪明人又怎么会想不通呢。
但窦婴并不担心这些事情,他对他这位陛下有着足够的了解!年轻时候或许还有年少气盛之时,可年纪渐长,就真的没有什么太过出格的事情了。所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经过考虑的,若是有些事看上去令人不解,那也是别人看不透罢了。
就如同当初对待周亚夫,多少人不解,甚至心寒——心寒的是这样的功臣最终只能有这样一个结果!
当初七国之乱,换做一般人谁敢带兵平叛?又有谁能够带兵平叛?谁都不敢去,谁都不能去,最终还是周亚夫去了。不仅去了,还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只这一件事就是能吃一辈子的功劳!不说一辈子靠这个加官进爵,至少也要能保君臣善始善终吧?然而没有。
可是窦婴知道,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当今一朝的好臣子,到了太子那一朝不一定依旧是好的,所以就得把这些人拣择出来!
这没什么可抱怨的!天子又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做这件事,他是为了汉室江山!当时处在那个位置上的人不是周亚夫,而是别人,比如说他窦婴,要面对的是一个结果。
对事不对人罢了。
对于天子忽然说出这样的丧气话,窦婴更多的是不解、是担忧!当今天子这样的人都忽然说出这样的话了,为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