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闺秀女对诗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拜,因为明初小说刚起势头,宋代的诗词仍受深闺喜爱。
这首词拿去青楼,必定能号令群芳。
“好!”
人家都说到这份上了,朱榑也不能扭捏。
朱榑接过狼毫笔,落笔在湘妃扇特意空出来的白处,写下两行隽秀的小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李素凝接过去一看,眉目惊叹,“原来如此,是少了一股气势。”
“写词的人,是像父亲那样的将军英雄?”
“不是。”
“那他如何能写得出来。”
李素凝喃喃自语。
元朝废除科举四十余年,百姓都不读书,文坛凋敝,她根本无法想象明中时的文坛盛景,读书盛况。
天下到处都有儒生。
这样的盛况是无法向李素凝描绘的,朱榑看向临安公主,“皇姊,我在府外看到一辆公候的马车,韩国公也在府上吗?”
“哦,是荧阳侯。”
朱榑想了想,问道:“兄长在哪里见他?”
“在中庭的亭榭。”
李文忠坐在亭榭中,给坐在对面的荧阳侯倒了一杯茶。
荧阳侯郑遇春早年跟随朱元璋,先是抗击元朝,后来又攻打陈友谅,立下许多汗马功劳,在军中的威望很高。
他极其善于率领骑兵打仗。
后来在临濠驻守,受人牵连,被废掉爵位,但他打败了西北的蛮子也速脱火亦,凭立下的军功,让朱元璋恢复了他的爵位。
“国公,只有国公能救我了!”
郑遇春眼神急切,看着面前的李文忠,李文忠虽是淮西出身,但他和淮西勋贵的关系并不密切,徐达在北方,李善长闭门谢客,他只能来找李文忠了。
“何事要我救荧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