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平时各有各的学习任务,林汐倒是还好,因为她有着之前的相关经历,所以能够在实验室更加快速地站稳脚跟。
林汐在实验室里学习得很快,她之前本身就是一个有实力的医生和研究项目的带头人,项目经验和相关的研究成果一个不缺,自然很快地吸引了老师的注意。
老师慢慢地将她吸纳为实验室的核心成员,甚至在第一个学期学期末的时候,林汐便得了老师的允许和学校的特批,被授权使用相关的实验室进行简单的实验。
要知道这些科研器械都是以万、百万、千万计数的,重点实验室的器械更是非常夸张,林汐之前有一定的经验,便想着顺着之前的研究方向,慢慢地重复之前的研究成果,然后与老师们沟通交流实践。
林汐很快从都是学长学姐,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生学长学姐的实验室中脱颖而出,有些时候老师在跟林汐交谈的时候甚至有一种林汐是另外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学者的错觉。
林汐成长得非常快。
在她第一学年的时候,她成功发表了一篇sci论文。
要知道,在科研的世界里,做实验做科研是一回事,撰写论文的水平又是另外一回事,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林汐的论文初投稿就能被收录,其实还离不开学校老师和学校提供的实验室的相关支持。
陆寒霜被吸纳入老师的实验室后,一开始并不是那么地顺风顺水。
她和林汐不同,她并没有走过科研这条路,只能靠着自己跌跌撞撞地摸索,靠着平时多动脑、多动眼的思考,慢慢地走出一条血路来。
相比于像是林汐这样碾压性的经验大拿重新回到实验室,陆寒霜在实验室里的历程要难得多。
大家一开始就发现了林汐的厉害,所以在一番挣扎之后就坦然接受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竟然有这——么大”的事实,但是陆寒霜不一样,她的进步速度实在是太恐怖了,很容易就让人产生危机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人轻轻松松发表sci论文,有人连一篇都费劲,甚至到研究生学年快要结束了,还卡在这里毕不了业,对他们来说,在实验室里慢慢地“蹭经验”蹭到前面几个位次去的陆寒霜,简直不可原谅——
即使现在实验因为陆寒霜的灵光一现,隐隐约约找到了方向,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有些人心理阴暗,只想着怎么把陆寒霜赶出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