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氏一噎,气得张口准备破口大骂一个妓子生的贱种也配用好东西时,裴时臣抢先责问:“母亲如何不看重我都没事,可事关裴家门风的大事,母亲怎好糊涂?我是没有和弟卓绝,但走出去终究是顶着裴家的脸面,母亲在大监面前百般责难我,就不怕裴家在皇上面前失了圣心?”
万氏脸色苍白,她也是气晕了头才在太监面前暴漏了恶毒嫡母的面目,经裴时臣这么一说,万氏悔的肠子打结,她苦心经营了大半辈子的贤妻良母形象算是付之一炬了。
万氏现在就盼着太监能少管一些闲事,今日在裴家发生的一切,只要不传到皇上耳里,她万氏照旧是国公府贤良淑德的大夫人。
然而,事与愿违。
太监回宫做得第一件事就是跟皇上说了此事。
龙椅上的永兴帝并非先皇的嫡子,因年轻时有身受皇家宠爱的大长公主的鼎力相助才从诸位皇子中脱颖而出。
后来永兴帝顺利登基,上位做得头等大事就是替早年丧夫的大长公主择婿。
满朝文武英俊之才,任由大长公主这个寡妇挑选,大长公主是个知足的人,并没有邀功希宠,而是在众多权官达贵中挑了最不起眼的邱家。
大长公主这一招以退为进做得尤为出色,皇上本还担心大长公主会嫁入显赫世家,这下好了,皇上放心了。
邱家几代都是读书人,皇上唯恐委屈了大长公主,便提拔邱家子弟在朝中担任各处鼎力职位,邱家人不负众望,这些年渐渐成为朝廷的顶梁柱。
邱家人很聪明,知道皇上如此看重邱家主要是因为大长公主的缘故,因此对大长公主格外的尊敬,大长公主为人宽厚,将邱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这些年,邱家蒸蒸日上,一度跻身钟鸣鼎食榜首之位。
大长公主和邱家一直安分守己,皇上也乐意重视邱家,刚好还能搏个孝贤的名声,所以被皇上委以重任前往邱家参加寿宴的临川王突然派人进宫求见时,皇上心里霎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姑姑的寿宴出事了。
听了临川王身边小厮慌张的言语后,皇上勃然大怒,立马喊身侧的李公公去裴家传一道斥责的口谕。
然后,就有了万氏和裴和跟李公公状告裴时臣的戏码。
李公公跟在皇上身边二十多年,将皇上的心思摸得透透的,知道皇上厌了裴和以及裴家,但裴家有些人是无辜的,因而李公公添油加醋的笑说一顿万氏与裴和在接到圣旨的反应后,又踌躇的补了一句。
“裴国公府里的世子爷,大长公主似乎格外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