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页

刘大人:“四十五,两个包子一碗甜粥美滋滋!”

锦绣看这些大人的积极性很高,于是特意让人制作了超大卡片贴在府衙内的各墙壁上,只要抬头,不管你眼睛盯在哪里,总有一个知识点等着你去学习巩固。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府衙的大人们整体觉得自己升华了,以前去外面买东西,几文几两的混在一起,心算能力不强的,只能等着商家拨算盘。

现在简单的口诀表一算,结果一清二楚,看账目也比以前更加心里有数。

虽然被折腾的不轻,但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时才有人后知后觉的想起:“这套知识是大人老师传授给大人的,不知那是一位怎样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啊!有这种能传世的学说,一点儿不藏私的让大人教授给我等,此等心胸,实在让人敬佩!”

“哎,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我仿佛记得,咱们家大人没有拜师来着?”

“可大人也不至于在这种事上和我们开玩笑不是?没必要啊!”

刚好几人的讨论被路过的锦绣听见了。他顺口就答了:“我有先生啊,只不过他老人家低调,不喜张扬。

他老人家姓谢,名清风,字宁玉,出生高贵,京城人士。”

说罢也没管众人什么反应,径直招呼人帮他牵马,和人约好了,要去蔗糖厂瞧瞧,那边儿最近一直在扩建,锦绣担心衙门的人为了赚钱,不管不顾,发生什么他不能容忍之事。

等他的身影从衙门口消失,冯大人揪着自己的胡子,迟疑道:“谢清风,谢宁玉,怎么听着这般耳熟呢?”

有人不确定道:“我知道有位先生,刚好与这位同名同姓,德高望重,隐居多年,不问世事,只不过没听说他老人家收了关门弟子之事。”

有直肠子道:“这不很明显了嘛!咱们家大人就是那位王爷的亲传弟子啊!若不然,天下间还有谁会苦心孤诣研究一门新的学问十几载,学问大成之时,却不宣扬,还能随便让弟子拿出来让咱们随意学来使用?”

众人心里本来就已经有了八分肯定,最后两分动摇的心思,也被这人给砸瓷实了。

冯大人连连感叹:“不是我等不愿意相信,实在是那位老先生在士林间地位太过特殊,已经很多年没有人接受过他老人家的教导了,一时难以相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