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页

姜良缘一点就透:“夫君你是想做这果酒的生意,官府出面组织收购,然后一次性买断,直接卖给商人,还是和商人分成,做长期生意?

打算做多大的生意?是府城附近,还是想在整个明安府的范围内推广呢?这东西虽然家家户户都会做,但味道真是千差万别,收购的标准是什么?

虽然这些生意咱们家也能吃得下,但为了长久打算和名声,咱们应该拉着明安府的商人一起,人多了利润不见得分薄,但风险显而易见的降低了许多。”

锦绣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缓缓和夫人说了自己的想法:“本地气候多变,于农作物种植上并无优势,倒是各色水果非常多样,且产量喜人。

我让人私下统计了一番,包括明安府周边在内大大小小几十个县城,大约共有八十六种可食用水果,若是为了当地百姓的生计考虑,自然是长久的生意划算。

若是将来能将明安府果酒的名气打出去,自成一个名号,于双方而言都是大有益处的。”

锦绣说到这里,朝夫人露出了一个略带调皮的笑:“说起来,这里主要还盛产另一种水果。”

姜良缘在锦绣的疯狂提示下,终于反应过来:“莫非是酿果酒必不可少的甘蔗甜菜?”

这么说,可能也不准确,因为酿造果酒的过程中,除了水果本身的消耗量大外,最需要的其实就是蔗糖或者白砂糖了。

蔗糖的来源就是甘蔗,而白砂糖的主要原料,就是甜菜。

姜良缘思索道:“明安府的果酒卖不出的原因,我想,一来是没有可靠的渠道,二来,应该就是出在蔗糖上,虽然原材料不缺,但上好的蔗糖和白砂糖的熬制手法,限制了大部分想走这条路的人。

且蔗糖产量极低,手艺不纯熟的师傅,三十斤甘蔗熬制一斤蔗糖都是常有的事儿。”

锦绣笑着摇头,拍拍夫人的手:“这事儿不用咱们操心,我前几天给爹他老人家写了信,老家书房放着以前我闲来无聊让家里下人研究出的方子,我若是没记错的话,十斤甘蔗出一斤蔗糖,妥妥的。

算算日子,爹他老人家大概要亲自带着方子杀过来了吧!”

姜良缘惊喜道:“爹和娘一起来吗?夫君你为何不提前与我说?现在要马上准备起来,免得怠慢了爹娘!好多爹娘喜欢的东西,这边一时半会儿都不好找。”

说罢也不搭理锦绣,转身就去吩咐人给元老爷元夫人收拾院子,留下锦绣一个人孤零零在院中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