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我做错什么了吗?”何欢记得极深刻,以至于常常觉得愧疚,为自己帮陆以瑾追过他。
说起来林时予会进娱乐圈,也是何欢造成的。
何欢大学学的是导演系,毕业要交一部自己导的作品,于是高价约了一个表演系的同学,拍完觉得不太满意,离他预期的效果差了好远。
按理说科班出身的,演技不应该这么粗糙,后来何欢才知道,人家太忙了,还有五六场要演,没心思仔细琢磨剧本。
何欢匆匆忙忙去约别人,发现大家都没空,时间越来越紧,他着急得失眠了几天,无奈之下,打算破罐子破摔,直接交拍好的那部作品。
恰好这时林时予来学校找何欢,何欢靠在栏杆上,手撑着腰,强烈谴责了一通那个拿钱不干事的表演系同学。
向林时予抱怨完,何欢长叹了一口气,转头看向林时予,看着看着,眼神变了,林时予的颜值没话说,正脸好看,侧脸也不遑多让,光这样看着,就足以让人心动。
如果用这样一张脸,就算演技差一点,挑剔的评委们应该也会不忍苛责吧?
何欢要拍的是一部文艺片《夜》,人物只有一个,主要讲聋哑少年被家庭抛弃,继而又被社会抛弃,之后陷入无边的孤独。矛盾冲突并不剧烈,只有大段大段生活场景的剪切,偏意识流。
在何欢的恳求下,林时予没犹豫多久就同意了,但他从来没接触过这些,很多都不懂,全靠何欢一点一点教他。
二十分钟左右的片子,他们拍了九天,终于赶在毕业作品展映之前完成了拍摄。
展映当晚,林时予也去了,跟何欢坐在一起,认真看完了排在《夜》之前的几部微电影。
听着评委不留情面的点评,林时予莫名有些紧张,可能是不习惯暴露在人前,也可能是因为他怕别人从主人公身上,看出他的影子。
等《夜》开始放映后,底下好多人开始窃窃私语,前面几部电影基本都是群戏,用的都是熟面孔,有些人叫不出名字,但平时在校园里也碰到过,然而大家对这个主演却完全陌生。
林时予看着荧屏,紧张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散。
到了点评的阶段,评委席上的老师们互相看了会儿,先是沉默,后面一个年纪稍大的老师敲了下桌子,笑呵呵地问何欢:“你上哪儿找来的这么个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