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朝上因为西南战败与西北开战两条消息传出后颇具震荡,而孔希存的闭门称病更是让局面雪上加霜,让朝廷内外对于赵清漪这位垂帘听政的太后备受质疑,可傅怀瑾与寿亲王二人难得和睦,极力维护下,到底没有引起太大的动乱。
直至……三日后,西南前线传来捷报,却与朝中刚选出准备派去西南的那几名将士无关,而是曾经镇南王名下第一将曾麒在西南被突袭后,迅速组织了曾经镇南王一干旧部,带领余下将士们迅速组织了一场反击,这一场反击,不但攻入了南芜国边境,挽回颓势,而且还救回了一息尚存的钟冕。
捷讯传入京中宫里,赵清漪面上显是愣了一记,她对于曾麒是有印象的,曾经镇南王府的护卫,一身武力惊人,被她父王十分看重,推荐到了军中,因神勇无比,在战场上屡立战功。
在镇南王府出事前,他已经官至三品将军,只是后来镇南王府败落,连累得镇南王府一干旧部在军中的地位也迅速被朝廷派遣的人取代,而赵清漪在宫中,更是没有再听到太多关于他们的消息。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消息,她隐约有听到过风声,其实镇南王府的一干旧部这些年来一直在努力与朝廷争取,想要重新迎回镇南王府遗孤,重振镇南王府。
可奈何旧部松散、她和赵清源更是不争气,兼之朝廷态度暧昧,此事自是遥遥无期。
不过,曾麒能在战场上由此表现,当真让赵清漪惊喜万分。
毕竟她儿时也常随父亲去往军中,对于父亲得力的几名下属多少有几分了解,曾麒打仗的确是一把好手,却非将帅之才,并无领兵之能。
当然,如今捷报白纸黑字,哪怕赵清漪心中有所疑虑,可这仗,的确是曾麒率领打下的。
底下一干朝臣一改往日颓势,面上都带着欣喜之色,更有殷切者见赵清漪面上神色,立刻将曾麒与赵清漪之间的牵扯记起,连声开口:“太后娘娘,曾将军这可是大大的一桩功劳,朝中定要好好嘉奖才是!”
这名官员刚出口建议,便有不少朝臣附议,不管是出于讨好赵清漪,还是依据事实而言,的确……曾麒这一场仗打的实在漂亮,更是鼓舞人心,直接挽回了如今西南前线的局势,可说是当世大功一件。
“论功行赏,或许尚早。”
倒是赵清漪听着底下人的各种夸奖与讨好,面上十分冷静开口道,“不过,哀家倒是认为,曾将军此次表现,足以证明他堪当一面了。曾将军在西南军中任职多年,威望颇深,哀家提议暂时封他为西南统帅,负责此次战事。”
“这……”
赵清漪此言一出,反倒是让朝臣们面上有些犹豫了。
之前他们嘴上赞成的封赏,倒也想过是有对其进行提拔,但万万没有想到赵清漪竟然想要直接任命他为西南军中统帅。虽赵清漪的话没有说死,只是说暂时封做统帅,可若是曾麒统帅的西南战事能够获胜,怕这统帅之位便不是暂时,而是牢不可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