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数月时间里,幼帝感染风寒、久治不愈直至宫中传出幼帝驾崩,众人只觉得该来的,终于来了。
幼帝驾崩后,紧随其后的,却是傅怀瑾辞官之事,再之后,却是太后娘娘伤心过度,以至于抱病在床……
在这一串骤变之间,萧景霁也随着皇室宗亲与百官的推举之下,坐上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事态变化太快,也太过于戏剧性,关于幼帝身世那些知情人士只当萧景霁是要维护皇家颜面,也不约而同选择了缄默,以至于外界猜测纷纷,流言之间颇多为中伤当今新帝为登大位,不顾血脉亲情,对侄儿与寡嫂痛下杀手。
但流言总归是流言,新帝年富力强,手段又是强硬,可不是当初幼帝那般好左右,尤其是在皇室宗亲与朝廷政要都站在新帝这一边的局势下,这份流言最终只能化作窃窃私语,直至无人再敢多言一句。
而新帝上位后,也是改变了当初赵清漪作为太后当政时候的诸多不便,许多暂且搁置了的大政都得到推行,肉眼可见,政治清明、国家安康。
赵清漪居于深宫之中,但对前朝这些事情十分关注,原本按照萧景霁的计划,是打算在幼帝安全送出宫后,同样给她改头换姓送出宫去,但赵清漪当初并没有立刻应下,倒不是对留在宫中有所贪恋,只是觉得在不暴露幼帝身份的前提下做这些事情,难免会让萧景霁受到非议,她虽做不了太多,但只要有太后这个身份在,总归是能替他做些事情。
事实上,却是她低估了萧景霁的手腕,如此,她也没有再留在宫中的必要。
赵清漪既下了决定,便不再犹豫,当即便让燕环通知了宫外的赵清源来接她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