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盛言楚刚喝了一口汤,差点被孟双这句话给噎死。

“没有的事。”他赶紧澄清,“不过是那日我碰巧撞见了鬼斧,也不知道鬼斧吃错了药还是善心大发,竟对我手下留情了,张大人担心鬼斧会反杀回来,所以才邀我在县衙住了几天。”

孟双当然清楚这事,不过是顺嘴一说转移话题罢了。

“张大人和刘大人的处事风格截然不同,刘大人做了半辈子县令,行事老陈无波,不像张大人年轻胆大,上来第一桩事就盯上了县学。”

“说起这个,怕是过两天张大人要有的忙了。”盛言楚放下筷子,莞尔道,“再过两日,书院就迎来月考,我看几个教谕严肃的模样,似乎私底下得了张大人的敲打。”

孟双想要壶米酒喝,被盛言楚婉拒,只能就着白开水咕了一口,道:“张大人何止敲打了教谕,昨夜连着传唤了好几个学正去县衙,那几个老家伙一进去双手就在抖,但凡是张大人交代的,他们恐怕要当成圣旨一样去操办。”

盛言楚一想到书院满头白花花的学正被张大人训的抬不起脑袋就想笑,想着想着他真的笑了出来。

“张大人这是真的跟书院较上劲了?”盛言楚放下茶盏,凑近一点小声道,“我听黄正信讲,说张大人原是要在京城做官的,可惜半道被人劫走了好前途?”

“你听他瞎说!”孟双白了一眼,“那小子满嘴的胡话,你以后十句里头信个两三句就成,别傻愣愣的全听。”

盛言楚‘哈’了一声,孟双又道:“不过张大人原先的官位的确被人顶走了,但来静绥县做县令是他自己跟吏部求的,说来也是奇怪,以张大人的家室,便是不能做原先的官了,却也不至于跋山涉水来咱们这。”

盛言楚也有些纳闷,至于张大人的身世…能将翰林院的竹、梅连带着土一起挖过来的人肯定不是小小官吏家的儿子。

-

六月十七,静绥书院即将要迎来一场令众多学子惴惴不安的应试。

还没开考,几位学正齐齐出动将所有的书生都召集到了一块,扬言这一场考试要贯彻张大人的举措,若谁不幸被划为第六等,直接革除功名回家。

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哗然。

“这罚的未免有些重了吧?”有人抗议,“朝廷有规定,若是考了一次第六等,日后自有补考的机会,再不过才会被黜革功名,哪有一上来就闹这么狠的?”

有人反对,当然有人举双手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