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

“六郎说的不愉快的事情是指什么?”太后轻笑着问。

赵祯犹豫了一下,方说:“梅清韵入宫为妃的日子能不能往后推?”

太后蹙眉问:“这事儿咱么不是已经商量好了吗?而且梅清韵入宫的日子已经定下来并告知了梅翰林。他们读书人家最要脸面的,陛下这个时候忽然改了日子,可是要打梅翰林的脸吗?”

“母后,你尚在病中,我不下跟你争执。但试问天下谁人家娶媳妇的同一天要纳妾?这样的事情是会被人家戳脊梁骨的。梅翰林是读书清流人家更应该尊重礼法教化,不会有什么异议的。”

太后面露不快之色,盯着赵祯审视了片刻,方说道:“梅尚云和林宥澄两个人的身份地位,梅家跟林家的门户地位,两相比较一下。那林紫苏比梅清韵低了好些!她为皇后,梅清韵为妃子,这本来就已经是笑话了!让梅清韵跟林紫苏同一天进宫是为了挽留那些清流官宦的颜面。这件事情当初陛下已经答应了,不知何故忽然反悔?莫不是陛下有又借着去大相国寺祈福的机会私下去见了林紫苏?”

赵祯心里恼火,脸上却没有带出来,只是缓缓地问:“母后,这么多年了,您就一定要跟朕对着干吗?任凭什么事情只要朕不喜欢,不愿意,您就一定要做。为什么?”

“六郎这话说的让人心寒。然而你既然叫我一声母后,那么我便再教给你一句话: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哀家是你的嫡母,对你有养育教化的义务,哀家更是太后,对天子有纠察过错的责任。你如今是天子,你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社稷的安稳,哀家自然不能事事都顺着你的心思。哀家再说一遍,林紫苏不管从门第身份还是才貌品德上论,都配不上皇后的宝座。你硬要娶她为后,哀家拗不过你。但这梅清韵入宫为贵妃一事,也是你当初答应了的。自然不能更改。若朝令夕改,试问天子将如何面对天下人?”

“母后这般滔滔长论,无非是瞧不起朕的心爱之人罢了。”赵祯轻叹一声,起身说道:“既然如此,那梅清韵入宫的时间就不改了。太后请安心将养,朕回去了。”

第191章 心切切,事与愿违

关于翰林院编撰梅尚云之女梅清韵要进宫为妃的事情,赵祯一直想瞒着忘忧的。一来是他自以为忘忧不会介意这件事情,因为之前在书信中她也说过,天子乃天下人之天子。然而那晚看她辗转难眠的样子便知道她一定是介意的,所以赵祯一回来就去找了太后。

太后不准。这样的结果也在赵祯的预料之中梅清韵入宫为妃是太后向林家“求亲”而非“赐婚”的条件,此时婚期已定,自己却要反悔,太后是绝不会答应的。

“好,既然这样,那咱们就走着瞧吧。”赵祯捏着一份奏折,眼神中闪过一丝冷锐。

“陛下,您在这书案跟前坐了半日想必腿脚也该麻了吧?不如起身去廊檐下走走,花房昨日送来的腊梅已经开了。”宋嬷嬷劝道。

赵祯站起来伸了个懒腰,一边往外走一边问:“未央宫收拾的怎么样了?”

宋嬷嬷拿了一件斗篷踮起脚罩在赵祯的肩上,方笑道:“完全按照陛下的吩咐收拾好了,陛下要不要去看看?”

“今日不去了。”赵祯立在廊檐下,看着琉璃大缸里栽种的腊梅,眯起眼睛说:“忘忧喜欢用梅花做茶,你叫人剪一些花枝给她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