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终还是不愿意再蹉跎三年。虽然他还年轻,可是每个人的政治生涯都是非常宝贵的,这时耽误了三年,将来说不得会错过更多时机。何况大丈夫迎难而上,岂能因为这一点小小挫折就却步?
再说,陈县主最终是选秀入宫的,今年元宵宴上的事,早就成了笑话,倒也没人提起她的风光了。至于比试之中输给了她的潘会,更没什么人会在意。
但礼部的会试就在二月,当时潘会还没有完全从这件事的影响之中走出来,多少受到了一点影响,发挥就没有预想的那么好,最后竟没有进入前三甲,而是取中了二甲传胪。
不过家里对这个成绩非常满意。他爷爷,他爹,都没考过这么好的名次,爷爷当年还是三甲呢!都说同进士,如夫人,那又如何?如今还不是朝中有数的几位高官,但凡有什么事,陛下召集官员商议,必有他的名字。
除了前三甲之外,进翰林院要参加考试。潘会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选择了直接在吏部授官,进户部做了一名主事。他是今年才来的新人,正好如今赈灾事宜需要抽调人手帮忙,就把他给抽调过来了。
自从到了这边之后,潘会每日都忙得脚不沾地,已经接连好几日只睡两个时辰了,精神十分委顿,头部也隐隐作痛。所以听见门外传来吵嚷声,他几乎是立刻起身走出去,正要斥责,却见来的竟是熟人。
他和曹滂这样的勋戚子弟,向来是玩不到一处的。何况他是个有上进心的,曹滂却是个纨绔子弟。但京城就这么大,彼此经常见面,上回替家中长辈传了消息之后,更隐约知道两个家族已经结盟,于是对彼此的感觉就变得微妙了。
不过潘会很快反应过来,看到曹滂身后跟了一群他的小弟,再后面则是一群凑过来看热闹的,顿时头更疼了,皱眉问道,“你们到这里来做什么?”
“我们今儿过来可是有正事的。”曹滂扇子一挥,“你们户部不是为了赈灾粮的事,在发愁么,我们可是给你送好消息来了。”他说着一斜眼,“怎么,不能接待?”
潘会虽然觉得这话很荒谬,但职责所在,还是问了一句,“不知是什么好消息?”
“那当然是我们几人也要来捐粮了。”曹滂身边的人大声道。
不但潘会不信,跟着过来看热闹的人也不信,其中有认识曹滂等人的,便出声起哄,“好端端的来捐粮,难道你们也看上了那几个虚职不成?”
“难道我们就不能看上?”有个纨绔子弟反问,“难道朝廷哪一条规定了,我们不能捐粮食换官职?”
这个自然是没有的,但是他们想要官职,还用这么折腾?
倒是潘会听他们这么说,信了一半,主动开口问道,“你们哪里来的粮食?”
“你管这许多做什么,有粮食收还不高兴?”曹滂一伸手,搭住了他的肩膀,搂着人往屋子里走,“赶紧给我们登记了,还得赶紧把粮食送出去呢!”
潘会稀里糊涂被他按在位置上,想想是这么个理,就给他们开了凭证,要递出去的时候,才又突然起了警惕心,“你们是真的有粮食,不是闹着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