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岳忙扶住说:“折煞我了!阳明先生算是在下的一方大家,岂有拜我这学生之理?”
王阳明一笑道:“于学问上,我可能略胜一筹,可于这实践上,你远胜于我,你所作所为,是真正的经世致用!看到你,我更加确信,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你未接触我的学问前,就已经在致良知、知行合一,你身处其中不自知,这正说明良知早已存乎于心!
正所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董岳琢磨一下这句话,钦佩道:“先生所言甚是!反观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倒也算是努力在经世致用,办实事!”
说着他就做出请的手势,招呼王阳明入屋落座。
桌上只有几个小菜,全由董岳的妻子忙上忙下。
这让王阳明心中也是一阵感慨,他笑着说:“董朋友,既然你是实诚人,我也不多说其他客套话!其实刚进入德化县,我就听闻了一些你的事迹,心中同样有些疑惑,还望你不吝赐教!”
“赐教不敢说,我必定知无不言!”
王阳明举杯敬过酒后,认真问道:“董朋友,你认为办实事重要,还是致良知重要?”
“何有此问?”
“这……其实是一位故交,曾与我探讨一个问题,那便是这世间万物,到底由何所构成,即本原是什么!我自认为致良知,是良知存乎一心,早已存在,只待我们去致知!”
王阳明叹了口气道:“可若是如此,那便有个问题,即知行合一,践行的结果往往评判‘知’的成果,也就是说致良知,这个前提不一定对,反倒是‘行’,可能应当摆在致良知的前边!”
其实还是认识论的问题,心学能够吸收一部分,但总有漏洞留下,这个漏洞就是由“世界本原”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产生的。
心学是认为意识,即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不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这就使得王阳明产生一个巨大的思量,那就是把名教、把四书五经都拿开,单单‘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学以致用,济世救民’,能否实行齐家治平天下!
要是按心学的说法,那这个前提是必定不能拿开的,可要按《颜政哲学》,那所谓名教,只要不能指导实践,不能指导人去改造客观世界,那么也就屁用没有!
董岳思索一会,苦笑摇头说:“我也是读透圣贤书,考取功名后,才当上这个知县!然则圣贤之言,拿来看是可以的,真要拿来办事,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办事是办事,圣贤之道是圣贤之道!真要同百姓讲圣贤之道,怕是还不如给他们一碗饱饭!
所以致良知也好、做道德文章也罢,落到实处,必须有利于百姓、有利于国家,否则说的再漂亮,其实也于事无补!我这些年所做之事,也不算多,可桩桩件件,都让百姓得了实惠,到今年,德化百姓的日子,已经远胜周边各县!我虽懂得不多,可却也悟出一个道理——事在人为!”
王阳明端起酒杯,沉思一会后,点头道:“说的好!只要能办实事,能让国家百姓得好处,这便是经世致用,真正的践行大道,这致良知……”
说到这,他又苦笑一声,心里头不知该欢喜还是该惆怅。不知为何,他脑海中的那个颜政,此刻正悠然自得,仿佛再次胜过一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