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类则是气愤和抱怨,觉得君上就不该管什么海盗,不该为了这些商贾而去打什么双屿。他们一边愤怒一边抱怨,既怕明军打来没了好日子,又不愿意为了保卫东秦而豁出命去。
还有投降派,认为给足明国好处,就能换来谅解,那样也就能保住今天的日子。
甚至有的愚民还认为,东秦应该接受大明朝廷派来的官吏治理,只要他们还有田地和种田的技术在手,那么照样可以过好日子。
这些舆情都通过各村的热情村民,反馈到了红房。
颜政翻过之后,并不觉得意外,反而觉得这才是最真实的反应。
升斗小民看重的不是家国大义,而是一日三餐的好日子。
这些明裔移民,或者说大部分国民,依旧是臣服于权力,而不管权力位上是阿猫阿狗。
他们围绕的利益点,也仅仅是他们的好日子,只要好日子能够继续下去,他们可以接受任何条件。
有人觉得需要反抗,这便是最让颜政高兴的一点,因为这部分人已经愿意为了东秦而战,至少已经知道,应该反抗。
且从舆情反应来看,大部分明裔移民,对大明朝廷已经存在发自内心的恐惧,这个曾经压迫奴役过他们的朝廷,依旧有足够的威望,来影响这批移民。
所以无论如何,同大明的一仗都是必打的,只有这仗打完了,这些人才会明白,凭借自己的力量,足以对抗那个腐朽的朝廷。
这一仗不仅是利益之仗,而且还是立国之战!
…………
…………
吁……吁……吁——又是一天清晨,在哨声中,莫城军营中的士兵们飞快的从床上爬起。
他们按照内务要求,将被子折好放置,虽不是豆腐块,但整个宿舍的被子,都要放在右上侧,呈现出一条线。
洗漱后,被子、毛巾和毛刷也要保证一条线,离开时,地上的鞋子也要保证一条线。
还有就是晾晒衣服时,同样要保证衣服在一边,裤子在一边,内裤在一边。
总之在参军那天起,他们就被告知,在内务上处处都要显得整洁,不能有凌乱之感。
虽看似是小事,但在内务整理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士兵的纪律性和耐心,更是一种服从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