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找了胡高义。
先报备了一下,回头要是扩产,就需要胡高义帮忙。
胡高义可不是白帮忙,任雨生这是直接给村里拉了笔生意!好处多着呢。
不过扩产是以后的事,现在的事得先忙着。
现卖的活任雨生也没停,就当现场给赵虎的人示范教学了。
不过这些“徒弟”们不太行,厨艺基础太差,最后是细致的英子学得最好。
英子得了夸奖,能从新晋的“小弟”晋升,可以去选个地方开摊挣钱,感觉喇叭裤走路带起的风都更大了。王大宝也很高兴,他跟英子一伙的,跟着走运,英子吃肉他喝汤。
任雨生又加训一波,“徒弟们”堪堪出师。虽然任雨生不甚满意,可这些人乐呵极了。
以前他们都是模仿的,根本学不到别人的精髓。
这回竟然有人手把手教!还怕他们学不好!什么时候享受过这个待遇啊。
任雨生:我只是想赚钱。
任雨生在外忙着,程家也忙碌起来。一下子量加大了,活还真不少。
紧赶快赶的两天后,上午时分。
赵虎弄了辆烧油的三轮来拖土豆,然后车屁股冒着黑烟,匆匆而来,再匆匆离开西河村。
送走三轮车,任雨生又成了西河村的焦点。
“雨生啊,这是谁啊?还开了车……”
在西河村,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已经是顶配了,三个轮子的那是真稀奇。就连在城里,大街上也没几辆汽车瞎溜达,都是有事才会出动。
至于拖拉机?那是集体财产,谁家能整那玩意儿啊,油就老贵了。
“我看上头托了东西,有人收土豆吗?!价钱怎么样?我们的收吗?”
任雨生爽快道:“是土豆,但是加过工。回头要是用得上,我会跟胡叔说的。”
任雨生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有钱可以带大家一起挣!就看有没有机会了。
当即就能被围住,热闹地围着他说了好一通。
胡高义那头则是又高兴又头疼。
高兴的是,这能挣钱,今年还没过去,优秀干部说不定还有他的份;头疼的是这挣钱的事他要怎么排,才不会让大家有意见。
任雨生也跟他预警了,这个不一定能干很久,都看运气。
话说到赵虎这边出发,那边拉开队伍。
便宜又扎实,香辣小土豆的香气便从洛川飘到附近的县城,最熟悉市场的本地青年男女,将“绵绵土豆香,吃过三天想”的广告语变成了这一带人人能接上下句的话。
接下来扩产就是肯定的了。
西河村之前因为种出了小土豆,为土豆个头叹气的那些户人家,真切体会到了——福祸相依的玄妙。
谁知道本堆着不想管的小土豆。转头能变成实打实的钱和票呢。
这些有小土豆存货的村里人,搭上了小土豆的便车;那些没有小土豆的,也能搭上辣椒、蒜子,小香葱的小车车。
勤快种出了东西的,才能在这场东风中获利。
不少人叹息着惰意,决定明年多多种田种地!
满村的热闹,唯独与任家毫无关联。
程德胜和姜梅风后来又吵了好几架,以程德胜的脾气,那当然是记仇,超级记仇!
他的插手,也是任雨生想要的。所以从头到尾,只余下任家在北风中花钱如流水,再看着别人家挣钱。
几天后,蒜子等佐料告罄。
胡高义开始联动隔壁,村里人也因此被启发,想到了挣二道钱的想法。
他们跑去收购别村的土豆,然后再自家加工,达到任雨生的标准。
任雨生对这些不管,质量达标就行。能初加工的人家也都是仔细挑过,得符合卫生基础要求。如果东西不行,回头他们需要全额赔偿。
折腾一大圈,哪怕九天后,销售量因为出了花样模仿版出现开始减少,任雨生也还是挣得荷包满满。
第十天。
赵虎来给任雨生送了他手写的“邀请函”,也是演唱会的票,邀请任雨生去看他的演唱会。
“我把歌写出来了!你一定要去听!”
任雨生看看上面的时间,正月十六。
“元宵节后一天吗?”任雨生道,“十五大家得过节,不好赶过去吧?”
赵虎道:“那天月亮圆啊!”
很有意思的理由,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