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与几许劝阻声中,明元帝充耳不闻,他冷声道:“继续,没有朕的旨意,这祭仪,不许停。”
礼乐未停,祭仪继续。
可到了宣读谕旨时,却又出了岔子。
那备旨时,曾经数人查验的谕旨上面,一片空白。
负责宣读的官员当即冷汗涔涔,半晌都出不了声。
明元帝听了禀报,两拳紧攥,蹙着眉说了句:“谥号惠景,配享太庙。”
这是要宣旨官临场发挥的意思。
正当宣旨官硬着头皮,准备强行念空旨时,朝官却忽剌剌跪倒一片,皆是在劝明元帝停了这祭仪,莫要违背天意,更莫要置祖宗冥示而不顾。
明元帝的脸,比那天色还要黑上许多,他再要开口之际,却又闻太庙内发生躁动。
——有小吏拂袖碰倒灯油,险些酿成大祸,燃了那整间太庙。
这样多的示警在眼前,明元帝无奈,不得不咬牙,喊停了这祭仪。
他心知,这定然是宋皇后捣的鬼,恨不能立即将其后位褫夺,打入冷宫。
可派人去查,接连查了将近半个月,却查不到丝毫线索可以指向宋皇后的,倒是太常寺抓的一个小吏所吐的供词中,有几句,竟是指向余国公府。
余国公自然不肯认,直言,是因为李少卿的幼子前些时日被人杀害,其尸体却是在自己府中被发现的,因此李少卿怀恨在心,才公报私仇,有心安排了这出荒唐的闹剧,伺机陷害他。
可查来查去,却也只得出那险些发生的太庙烛祸,确实只是个小小意外的结果。
至此,明元帝再是不甘心,却也只得作罢。
月轮高升,星夜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