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百周皇帝接过求和的降书后却对此事只字未提。
为首的外交官颇能沉得住气, 交接仪式过后面色如常地带人离开了。
这不单单是他们要着急的事情。
三皇子在南楚毫无根基, 虽说有些得圣宠,可圣上年迈,心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太子和二皇子不会任由对方从自己手中分得一杯羹。他们南楚的百姓也不会敬爱一个曾为百周征战、杀害了自己亲友的侩子手。
三皇子若想留得一线生机,就应当比他们懂得该如何去讨好百周皇帝。
至于四皇子南溱,南楚的这位官员包括他们朝中的许多大臣并非一点都没有猜到三皇子的打算,却并不将其放在心上。
有一个宫女出身的母亲, 本身又是双腿残疾之人, 莫说南楚还有名正言顺的太子和母族势力强横的太子, 便是没有这两位有力的竞争者, 四皇子南溱也绝不可能有什么翻身的机会。
三皇子想扶持四皇子也好,想要联合四皇子的那点势力夺位也好,都无异于以卵击石。
若是看得清, 就应该知道, 和百周联姻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因为那些谣言,近来南楚的这些外交官们对三皇子还比较满意。
百周皇帝想要人,百周的武将之中需要将才,只要三皇子在宴会上好好表现一番,那就不愁联姻之事不成。
只是听闻那百周皇帝的身边还跟了一个年轻的影卫, 颇得百周皇帝喜爱,说是当三皇子的替身来看,瞧着也像是有了几分感情,倒是有些碍眼。
宴会就设在行宫的后花园中,百周众臣瞧着时间,携女眷开始陆陆续续从驿馆赶往行宫,于是一时间,驿馆到行宫的安崇街上车马不绝,颇为壮观。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威武将军父子、帝师的两辆马车。
上品官员之中,户部侍郎是新官,三年前的科举状元,约莫而立之年,因为出身寒门,身后无世家傍身,因此平日处事颇为谨慎,官场之上更是奉行中庸之道,处事机警圆滑,也常常能于细微处窥得局势厉害,从而避其锋芒。
今日这宴会,并不拘女眷,对于家中有适婚年龄子女的官员来说,可谓是一个绝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