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赵元邑的功劳。
是以,太后对赵元邑也就上了心了。说完新人入宫的事儿之后,太后便同皇后道:“你给小十七选了养母了么?”
皇后微怔。
太后就知道皇后肯定对这件事情不上心。皇后是什么性子太后还能不知道?这人强势的时候就特别强势,可是不上心的时候又格外懒散,只怕她从头到尾也没有替小十七好好考虑过。
这还是个六岁的孩子,贤妃做了那么多的错事,太后也有责任,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小十七才从一个火堆里出来,又跳进了另外一个火坑。
“再怎么说你也是他的母后,往后他究竟住在谁的宫里头,你也得仔细掂量着,千万不能稀里糊涂地给了那个妃子,让这孩子再吃亏。哀家知道,你不过就是图方便才让他暂时住在了未央宫,迟早都是要送他出去的。送出去就送出去吧,你不愿意养他,哀家也不愿意强求,只盼着你能多替他想想。若是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那就一道放在哀家宫里头吧。”
说实话,太后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也是她对赵元邑实在改观了,上心了。太后也是个怕麻烦的人,从前小十八都没养,如今竟然开口想养赵元邑了。
皇后借着喝茶,没有直接回答这一句话,只道:“这事儿不急,往后再说吧。”
太后就会知道她会是这么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什么往后再说?这个是最要紧的事情,早早敲定下来才是正经的。你不要,别人又不愿意养,那就放在哀家这儿,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赶,差不多的。”
皇后无心喝茶了。
放在太后宫里吗……呵,听着就是个馊主意,也不知是哪个蠢货告诉太后的。
那孩子在太后宫里能养的好才怪呢,长乐宫里已经有了十八,太后又怎么可能分出多余的心思来教养十七?真住在这儿,必定要受委屈。
这边皇后早早地来长乐宫请安,赵元邑哪儿也是早早地去了资善堂上课。
只是今儿的课有些不同。
讲台上,张太傅云淡风轻地坐着,底下的赵元齐二人却害怕极了,平日里还闹得慌,如今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张太傅说,往后资善堂上课的时间改了,每日上午都得上课,他与韩侍郎轮着来,韩侍郎开始讲经义,他则教授琴棋等君子之道。今儿这节课,便是教他如何抚琴。
赵元邑他们三人的琴,张太傅也早就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