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李娘子感叹,“果然读书还是有用的。”

下面听说书的什么身份的人都有,其中文人不乏,他们多数想一出是一出,又爱议论国家大事。

“殿下此战一胜,简直犹如神兵在世。我大梁有这样的君主,何愁不能将版图再扩大一番!”

其余人也跟着相应,“的确的确,国之幸事。”

“殿下先是平乱赈灾,现在又攻下乌孙,可比朝堂上那个奶娃娃当皇帝要好得多,咱们更信服些。”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昨晚梦见隔壁寝室的学姐颐指气使,质问我们为什么不主动加她们微信,一瞬间梦回被人欺负的大一。然后我就很生气,怼了她们,她们把我们寝室赶到体育馆去睡觉,呜呜呜。

第87章

慕容澹之前平息动乱, 其实有些人心中是不满的,尤其是大梁的部分百姓,他们巴不得把慕容氏推下神坛,换成从百姓中起义的领袖来做皇帝, 毕竟大家之前都是被压迫的, 能够感同身受, 会体谅老百姓的苦衷。

慕容氏一家子都是疯子, 没有一个例外, 他们已经受够了被这个家族统治。

所以才有了当初大开城门, 百姓夹道欢迎起义军进城的举动。

慕容澹的行为, 在晋阳、凉州百姓和权贵眼中, 叫做平乱, 在其余部分百姓眼中, 他这叫坏了好事。

几十年来的残暴统治,让大梁的民心散成了一团沙。

他之所以将都城迁到凉州, 一部分是因为凉州是他的故乡,他相对晋阳, 更热爱凉州的奔放自由;另一方面, 凉州是完完全全掌握在他手中的,他不会失控。

晋阳当初被起义百姓两面夹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晋阳四周环境复杂,狩阳帝又不能将王畿周围尽数掌握。

慕容澹要收服乌孙,不将都城迁到凉州,还当真不放心,生怕自在前线打的火热,后面都城造反了。

慕容顺刚被慕容澹扶持登基的时候,大梁平静的表面下, 民意沸腾的像是一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