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灌溉工具的提升,筒车问世

“然后在车轴心靠后约三尺、高度比转轮顶部低一些的地方,画一个流水槽。”

秦小满说得很简单。

川朴画得也很轻松。

等到流水槽画完,川朴停笔盯着公子,用眼神询问,下一步要怎么画?

自动运水要怎么运?

只靠一个转轮和圆筒就完了吗?

“好了,大概就这样,剩下的就是把板车上的木料拉下来,做成以后下水了。”

水转筒车的结构比起水车来并不复杂。

不同于水车的是。

它是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筒车,而非人力畜力,达到自动汲水的效果。

水激轮转,将浸在水中的小筒里装满水,再将水带到高处后,筒口向下倾斜倒掉,水便自动从水槽中流入田里。

十分适合山丘这种地形的汲水灌溉。

但它也有弱点。

由于它是利用激流来运作的,所以是间歇式取水。

想要全天候从下流往上流引水的话,还是要配合着人力水车。

不过有了水转筒车的话,可以多挖沟渠蓄水,住在高处的佃户和养在高处的牲畜,不必为了吃水的问题而发愁了。

“秦公子,你们画的这是何物?为何与水车看上去十分相似?”

谢七早在秦小满说要画四十二个辐条时,便走了回来。

增加辐条能够带动更多的水流,但是更加费力。

他原以为秦小满是想投机取巧,借用这样的方法少出力。

但这样只会更耗费人力和物力,力量不够大,转动上来的水流不用增加只会减少。

可他全场看完川朴画的图。

发现他看不太懂辐条上的圆筒有何作用,但看到它们特定的角度和呈现出来的感觉,认为纸上的“水车”,一定与他认知里的“水车”作用不同!

“这叫水转筒车,是利用水流的自身流动来运转的,等造出来一下水你便知道怎么用了。”

秦小满不是故意卖关子。

而是和谢七解释“力”与“角度”十分麻烦。

再加上水转筒车的魅力,看图纸真的不太明显。

等下了水,亲眼验证它的自转能力,才能知道什么叫解放双手的灌溉工具。

“假如秦公子所言不虚,真的有能够利用水流自身流动运转的水转筒车,那么我和九弟分布的水车,便没有了用武之地。”

谢七并未因为自己白费工夫而埋怨,反倒激动得满脸通红。

“有了它,地主们不用再花费巨款造水车还要请人汲水,佃户们也不用吃苦受累……”

“还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但减少一半的劳累和汲水成本没问题。”

秦小满及时打断谢七美好的幻想。

“减少一半也足够了!有了这水转筒车,大乾农田至少能够扩增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