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楼,好名字!”
等走近了,一名青白学子服的学子赞道。
“明玉只看到了名字好,却没注意到这匾额上的字可是更好!像是……”
另外一名年长些的文人摇摇头,若有所思的道。
“像是什么?难道还是什么名家所书不成?”
另有一人笑着接过话道。
“不过是家酒楼罢了,若真的是什么命人题的匾额,又怎么会不署名呢。”
那位叫明玉的学子又抬头看了看匾额,笑着摇了摇头。
“或许我看错了吧,不过说真的,这匾额上的字是真心好,要我说,比国子监门口的题字也不差什么。”
中年文人觉得明玉说的有道理,不过再看一眼匾额,还是忍不住开口赞道。
听他这么一说,几人也纷纷抬头仔细朝着匾额看了过去,这么一看,众人都有些愣怔了。
这匾额上的字确实写得极好,铁画银钩既有风骨,确实如同年长学子所说,像是出自名家之手,不过也确实如那明玉所说,底下根本没有署名。
而且众人翻遍心中所想,居然觉得好像都没想到有什么大家会写出这样出挑的字来。
“别想了,咱们进去问问小二不就知道了。”
叫明玉的学子最先回过神来,对着其他人提议道。
“有理,明玉兄说的有理。”
众人纷纷应和,迈步朝着临风楼中走了进去。
迎风楼的门脸看起来不大,进去之后却委实不小,看大小应该是将后面的宅院也买了下来打通了,中间还作了一处南方比较常见的天井,这样一来,东西南北四处包房里的光线都极为通透。
和一般的酒楼很是不同,临风楼并没有大厅,除了刚刚进门的北门之外,其他三面都是包间。
从门前挂着的牌子来看,包间应该有大有小,大的大概是三间屋子左右,小的只有一间,看上去细节有些不同,不过风格却又出奇的统一。
“欢迎各位公子来临风楼用餐,请公子们来这边办理用餐手续。”
见众人进了门,一名穿着纯黑色短打,胸口绣着“临风楼”三字的少年仰着笑脸迎了上来。
少年并不像其他酒楼那样称呼客人为“爷”,而是选择了更为雅致的“公子”。
“好……好。”
又是明玉第一个反应过来,笑着跟在少年身后朝着办理用餐手续的柜台走了过去。
说是手续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确定用餐的大概人数和选用的包房大小和位置就可以,这些内容都写在楠竹做的牌子上,价格也标注的很清楚。
大一些的包房三两银子的,有五两银子的,都包括八道菜,四荤四素,可以自己从菜单选,也可以让酒楼搭配好了上。
两间的包间有一两银子和二两银子的,包括六道菜,三荤三素,一间的包间则是八钱和半两银子的区分,都是四道菜,两荤两素,同样可选。
当然,这些都是最低消费,如果觉得菜少可以自己另外再点,除了少部分特色菜,其他菜的价格都不算高,收费也十分透明,没有什么额外的花销。
也就是说,如果只有两个人小酌,完全可以花上半两银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了消磨一下午,算起来,甚至比平时去茶楼还要省钱些。
跟着明玉同来的学子共有六位,所以选择的是一两银子的中等包间,折算下来,若是不加菜的话,每人花费不到两钱。
当然,不加菜是不可能的,毕竟有六个人,总不能一人抱着一盘子菜用吧,所以六人又加了四道菜,两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