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极北之地

明军冲锋号响起,战鼓擂动,四面同时冲锋,很快便冲进城中与建虏展开巷战。

铁岭这边,在胡国柱下令敲响铜锣后,四五个闷雷一般的声音传遍城内外。

铁岭南城墙就此倒塌。

明军潮水般涌入城中。

城中建虏或是负隅顽抗,与明军巷战,或是从其他几个城门冲出去,准备和明军野战。

但是在明军强大的火器下,虏兵根本没有泛不起浪花。

不论是开原还是铁岭,都没撑到夜幕降临,轻松被明军拿下。

明军屠尽城中反抗的士卒后,打开建虏府库,取出粮食,在城中烧火做饭,饱餐了一顿。

那些投降的真虏,都被分批斩杀,投降的汉人包衣则被收拢到一处,带上脚镣,在明军喝骂声和皮鞭声中,前往破损的城墙处,修补城墙。

第二日,充分休息的明军从城中开拔,分成多个小队开赴周围的堡子和驿站,大范围的清除残余的建虏,收拢包衣奴隶,用来修城、垦田。

同时,开原城中,一部分装备精良的雪橇兵,向更北方挺进。铁岭城中也派出了精锐士兵向着西北方向杀去。

驻守抚顺的宋献策也收到了崇祯的军令,点了人马,向东扫荡。

自此,辽北三城全部被明军收复,周围的堡子、驿站和村落,也被逐步掌控。

大明一雪“萨尔浒之战”的耻辱,重新控制辽东。

沈阳。

崇祯派人在建虏的伪皇宫前,准备建造“平辽之战纪念碑。”

纪念碑西侧面,将会详细刻录从万历十一年大明敕封努尔哈赤为建州都指挥使开始,到他逐步征服女真诸部,占领整个辽东、入关劫掠的罪行。

纪念碑东侧面,则准备阐述记录平辽之战的经过。

纪念碑背侧,则要将平辽之战中阵亡将士姓名,雕刻上去,供世人瞻仰。

此外,在纪念碑底座,还将雕刻孙承宗的关锦宁防线示意图、辽南之战、沈阳围城战等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