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华摇摇头,道:“商人重利,他们肯定看得出自己的损失,尤其是大商人,定然不会坐视不理、甘心纳税的。
万历二十九年,苏州就曾爆发抗税事件,甚至打死了税官!”
听到此言,众人皆是一窒。
崇祯笑笑:“李卿多虑了。商人抗税,那是违抗国法,说重了,甚至是抗旨。
此等商人,留知何用。
朕相信,当抗旨、违法的商人关一波、抄家一波、流放一波、杀一波后,就不会再有人反对了!”
李邦华听了顿感悚目惊心。
“皇上。商人也是我大明百姓,何以如此针对他们?我大明富有四海,如果朝廷节省……”
“笑话!”崇祯大喝,“朕不够节省?宫中用度奢靡乎?官员俸禄很多么?底层士卒兵饷才多少?最终还不是内忧外患?”
李邦国也不怕,继续道:“那也不能如此劫掠商人,甚至以死罪治之。”
“既然是我大明的子民,就该付出作为大明子民的义务。农民已经穷困潦倒,朝廷还要加派三饷十几年。
商人多财,收点税不应该么?农户抗税都论罪当斩,商户就不行吗?”
孔梦昌道:“臣以为,农户每年一钱银子,就已经到了生活窘困的地步,商人出个十两八两,还不止于断了活路。商人一户就能解决近百农户的税金,这是良策!
况且,一旦天下太平,商人的财路自然而然就来了,别说八两十两,就是百两也不多。
就算是损害了他们利益,总比逼得百姓造反好吧!
朝廷紧盯着田赋和人丁,极力压榨百姓。一旦遇到灾年,别说缴税,就是饭都没得吃了。
百姓没钱没粮食,官府追税又急又严,最终只能逼得百姓背井离乡。
这就是流民!
流离失所的百姓衣食无靠,为了活下去,自然就会跟着闯贼、献贼起事!
流寇为何始终无法剿灭,还不是朝廷逼出来无穷无尽的流民为其壮大声势!
而商人有田有房有产业,纵使有些损失,哪会轻易造反!”
孔梦昌说的很重,换个意思,几乎就是抨击崇祯即位以来的财税政策了。但是朱友健完全不生气,相反,他还很欣赏孔梦昌的思维方式和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