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他也急需斩杀更多的“真鞑首”来换取银钱,但他也不能斩首太多,若是超过一千,肯定是“京城震动”,皇帝就会派出督察院给事中、御马监太监出马核查。
虽然无甚问题,但为了掩盖上一个问题,他又需要花费不少银钱,这又何必呢?
于是,将“真鞑首”的首级控制在一千以内,还打着偏关分守参将、镇西卫(驻所岢岚州,战时由偏关参将统一指挥)两家的名义,如此一来,既不会让京城“震动”,又能实打实获得银钱。
苟伏威杀到保德州后,估算了一下,自己手中的首级已经接近一千了,抛去暗中准备分润给镇西卫指挥使的两百个(名义上给镇西卫报五百个,实际上只给两百个,百年来,偏关参将与镇西卫指挥使玩得精熟),自己还有八百左右。
可以了,此时真鞑首还是很值钱的,一个有几十两银子,八百个也有几万两了,除去一应孝敬、分润,自己还能得到两万两左右。
两万两,足够养活一千家丁一两年了,一想到这里,苟伏威不禁眉开眼笑。
当然了,那些识破了他的诡计,带着家眷不断南下的其余蒙古部落,向北回不到边墙之外了,向西,又是绥德卫所在,陕西的大小军头们也等着分润一二呢,他们自然也不敢过河。
于是他们只得沿着黄河东岸不断南下。
历史上,这大约一千户蒙古部落最终一部分被第二次进入山西的流贼吸纳,一部分被官军吸纳,大部分还是被当成“功勋”砍了脑袋呈上去了。
此时,在广大的北到兴县,南到永宁州,东到静乐县,方圆几百里的广袤土地上,竟无一支正规兵马驻守,北面的镇西卫距离兴县还有一百里,东面的静乐县兵马已经被周遇吉带到了永宁州。
这其间的兴县、岚县、临县广袤之地也只有临县有一部团练兵,于是,这一千户蒙古牧户一路畅通无阻不断南下,很快就抵达了临县附近。
而从交口堡北上的龙十三一行,遇到官军就亮出永宁州练总张国钦的旗号,遇到流贼就大大方方亮出点灯子的旗号,也是一路畅通无阻抵达了临县附近。
临县位于湫水河西岸,在临县附近,有一座磨盘山,属于谷积山(吕梁山)的余脉,磨盘山就横亘在湫水河与北川河之间,两河之间隔着五十里磨盘山,只有一条道路相通。
这条道路就是后世的峪口镇(北川河)与三交镇(湫水河)的县级公路,此时想要穿越磨盘山,唯此一路。
在白文选的步军里就有磨盘山附近的人,自然就由他来带路。
而黄河还在临县以西约莫五十里的地方,对于在苟伏威的驱使下被迫南迁的蒙古牧户来说,他们不敢待在距离黄河太近的地方,又惧怕苟伏威的军队,便一直往南走,走到湫水河后,他们已经距离偏关有约莫三百里了。
三百里,想必已经摆脱了苟伏威的军队,他们不敢再往前了,越往前明军越多,于是便溯湫水河而上,在抵近临县附近时,他们停住了,对他们来说一切有县城的地方都是不安全的,于是便窜进了磨盘山。
如果他们只是前来“打草谷”的青壮,自然可以一路走一路抢,但眼下不行,他们都是拖家带口的,只能藏在山上,若是能等到一个有作为的文官来招抚他们,那就是烧了高香了。
若是没有,他们有一千余户,那就至少有一千骑,寻常官军也奈何不了他们,最终还是得靠招抚来稳住他们。
自从大明建国以来,从宣府、大同、偏关、榆林、宁夏进入大明境内的蒙古牧户数不胜数,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这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