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木匠现在是竞争关系,都想接到这单活儿,毕竟轻松钱多。
林得山面对挑衅,还挺镇定,没说话。
林瑶真心看不上这两个木匠,斗嘴皮子谁不会啊,谁能接到活才算本事。
老李把几人引至后院。这些破烂的家具木料还真不少,主要是海黄和紫檀,相当名贵的木材,可惜断的断,折的折。
后院很大,围墙是红砖的,两米多高,把这些木料遮得严严实实。林瑶觉得这些破损木料堆在一起的场景有些熟悉,她想起昨天在垃圾场也看到这些类似的画面,被破坏掉的家具胡乱堆积在一起。
她推测,这些破旧家具并不是这家人的,而是他们从垃圾场弄来的,老李非常有眼光,且门路不一般,才会把这些弄回来修复。这些家具修复好放到后世能值不少钱,
人家能从垃圾场弄木料出来,林瑶只能买一些书出来,可林瑶并不羡慕人家,他赚他的,木匠就赚家具修复的工钱。
留着胡子的木匠说:“这还不简单吗,他拿起几块木板,你看这里修一下,钉起来,可以拼成一把椅子。这几块木板,拼起来是一张床。我以前修过老式家具,我懂行。”说完,志在必得地看向老李。
老李说:“能拼出更多家具最好,你们二位怎么看?”
林瑶先说话了:“李大伯,这些木料品种不同,不同品种拼在一起会不伦不类的。”她在木料上指点着:“这是海黄,这是越黄,这是紫檀,还有一些红酸枝和鸡翅木。我们要把这些木料先分开。”
老李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他对清朝家具也不怎么懂,但知道这些都是不同品种的名贵木头。林瑶这个提议,他觉得特别靠谱,这才是修复家具的正确途径。
“大侄女,我看这些木料都差不多,你会分吗?”老李问。
林瑶说:“我会分,我看过书,书上写着呢!”不懂木头的人肯定分辨不出来,可是林瑶清楚这些红木独特纹理、木结、颜色和气味,分辨起来并不难。这样说也能打消林得山的疑虑,要不她还真说不清楚她为啥懂这些。
说分就分,林得山和另外两个木匠一起动手,老李叫来几个家人,按照林瑶指挥把木料分好。
留胡子的木匠脸色早就跟酱猪肝一个颜色了,他早就没了刚才志得意满的神态,挺不好意思地说:“这里搭着棚子呢,光线暗,看不清楚,我还以为是一样的木料呢!”
他这话说得特别心虚,即使光线明亮,他也不会区分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