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第28章

“家里那么些咸菜缸, 不能先用着呢?还有那锅,拆了搬过来接着用不行吗?干什么都得买新的呢?不是钱啊?”

门市开始装修了,母女俩又开始了天天互呛的日子。

墙面原来就是水泥的, 这时候就算是最好的墙面了, 也没太多可选择的材料, 就保持了原样。棚顶也没动。就是加装了五组灯管, 三个吊扇。

除了这些, 其实再就没加什么了。最大的工程在厨房里,有店面了, 家里的两个大灶就没什么必要了。厨房的空间特意留得大一些, 足足有三十来个平方, 前后两个大灶台,没做火灶, 还是煤气灶方便, 就都留得煤气灶的口。煤气灶火轻, 太大的锅带不起来, 就一面带了三个六印的锅,已经是能带得动的最大的了。中间靠墙一面留做灶台, 案板。四米长, 中间有两米的空档可以站人。做成一米宽的台面, 多少活儿都能施展开了。灶台是贴了瓷砖的,方便清洁。丁老娘就挺有意见了, 觉得浪费,但还是忍着没出声。

然后厨房的灶做完了, 咸菜铺子那边,柜台没什么可选的,全国都是差不多的一种下面柜子上面玻璃的柜台。一节就够了, 再买下几个大瓷碗做展示。这边是要做批发的,没打算零着卖,门口再放一个公斤称,称粮食的那种三百公斤的大称。还准备了一个小称,小商小贩人家十斤二十斤的称,就小称就行。剩下的空间,雪雁又订了二十三口大缸回来,屋子里放得满满当当的。

这下丁老娘可是忍不住了。直接就开喷。她的意思,家里放着几十口缸呢,夏天又不用储那么老些咸菜,都是鲜菜,现吃现拌的,怎么就不能先拿过来用了?就非得买新的?然后家里那些就那么干放着?这不是败家是什么?老辈儿人,就没有那么过日子的。

家里两个大灶拆了,中间两间屋子的咸菜缸也都搬到前门房的仓库里了。雪雁顺便又把家重新改造了一下,孩子们渐大了,小风过了年虚岁六岁,可以自己住了。过两年上小学,孩子可得有自己的书房了。所就把原来她卧室外间的小灶台又往中间挪了一间房,把东数第二间留出来,中间留个过路,两边分开,彻了一道一米高的墙,原后到房顶全安上玻璃,分成两个房间。阳面儿的留给小雪,阴面儿连着灶的一面做个小火炕,够小风小言两兄弟住的。对墙打上一整面墙的柜子,一半是两开门的衣柜,一人一个。另一半打成上面书柜,下面书桌的样式。样子都是雪雁自己设计,文强找人做的。提前就做好了,灶一拆,房子改造完家具直接拉回来就行。

罗成他们那边,西边第二间第三间也空起来了,金素英没折腾着挪灶,只在第二间原来放大灶的一面也隔开了一间房,打了个小炕,留着给晓丽住。罗成一天到晚也不闲着,有一点儿空就自己折腾着捡工地的边角料做家具,房子改造完的时候,桌子凳子书桌书柜啥的也都配齐了。

第三间空下来,他们用不上,雪雁就把那间和自己这边还剩下的半间合一起,打通了,原来的两个门并成一个门,做了大客厅,买了沙发,茶几,电视啥的,都配备上。现在相当不错的装修了。

老太太心疼啊,背着那些债,门市还得装修,开业还不知道要用多少钱。家里还搞什么装修?还买几什么电视?大几千,又花出去了。

真的是花钱如流水啊。

老太太磨叽,雪雁就听着,想回的话回几句,不想回就左耳进右耳出呗。

文强近两个月除了找地之外,最大的一件事儿就是找木匠做桌椅板凳。家里的书桌书柜真的是顺便做的。最主要的是做饺子馆里要用的饭桌和凳子。

一两楼加起来还有三百三十多平的空间。雪雁也没留包间,全都做成四人桌。两边一边一个长条凳。就农村最常用的那种就行。桌子也都是木板的,最简单的一个板四条腿的长条桌子。一张桌子一米二长,八十公分宽,加上凳子的空间,差不多两米左右。一楼放满能放四十桌,二楼放满能放四十八桌。刚开业,肯定用不了那么些桌子,就先做了五十桌,楼下放了三十旧,楼上放二十桌。想着差不多楼下就够用的。

这会儿还很少有复合板,木桌就是货真价实的木桌。木板都是从大北边林场运过来的,都是整块的木板。桌子腿都是差不多粗细的木头做出来的。凳子算是边角料做的,也都是实打实的木头。也就是这个年代了,再过几十年,想要这样儿的桌子,那才真要花大价钱呢。现在,这么好的桌子,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木材,可也是用几十年上百年都不会坏的,才十二块钱,就一整套。五十套才六百块钱。对雪雁这种带着后世眼光的人来说,这就跟捡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