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这孩子,可能真不是读书的料子,别管什么故事,一听就睡觉。就是他最喜欢的跟着李家老爷子听广播里的评书,什么薛刚反唐,瓦岗英雄的,让雪雁一讲,他也能睡着。过了年也三周岁,要送幼儿园了,雪雁就想着,好歹提前学点儿,到时候上课他也能省点力。偏偏拿起书本就点头儿,恨不能马上睡过去。就一个123,教了半个月,人家愣是只会写1,2和3那写的,就他自己认识。小雪跟小丽在边儿上看热闹,都会写了。三周岁的干不过一周岁的,让哪说理去吧。
倒是很有几分吃货本色。他刚回来,雪雁又正好在家没事儿,那可不就见天儿换着花样儿的给他做吃的嘛。
好嘛,没出俩礼拜,人家会点菜了。哪怕只做过一次的菜,都能准确的说出菜名,甚至雪雁做饭的时候,他爱在边儿上看,过后就能说出来做法儿。
这个脑子,你能说他不聪明吗?
小小年纪,老奔着锅铲使劲,总想上手,也是挺愁人的。
离婚之后,雪雁跟罗家是按娘家论的,孩子们都管罗成叫舅舅,管金素英叫舅妈。每天金素英做吃食的时候,为了混上个茶叶蛋吃,小言那好话儿说的,都不带重样儿的。就算是金素英不等他说,就直接给拿一个吃,他也不走,那彩虹屁也能保质保量的送出去。
雪雁给做好吃的,做鸡蛋羹,用电饭锅给他们做小蛋糕,给蒸小动物造型的馒头包子,给做加了牛奶鸡蛋的发糕,做枣糕,守着市场,买什么吃的都方便,换着花样儿的给做鱼,做肉。就是早上的粥,都是换着花样儿的往粥里加东西煮。每次做饭,那就是考验小言词汇量的时候,那马屁拍的呀。你都没招儿没招儿的。好些话,大人都说不出来,他就说是在大叔家看电视学的。他说这个大叔是罗刚。他在屯子里住了差不多一年,跟罗刚自然是从李立海那边儿论。叫大叔小叔习惯了。现在让他改口,也只改到罗成这儿,没见到罗刚两口子真人,他对不上号儿,改不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能说不会读书就不能成才了。雪雁也不强求小言非得把书读成什么样儿。就他这个嘴,要是能一直保持住,他这辈子就过不着苦日子。自己只要努力的工作,把物质给他准备得足足的,让他不用愁吃穿,不用被钱逼着走歪路,那他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呗。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长远。
雪雁不敢说自己是个好家长,她能想到的,就是不强迫孩子做什么。她就想做好自己,能让孩子们想做什么的时候,就能做什么。而不是长大了,要把她这个家长背身上,自己变成孩子们的负担。
就这样吧。
一个冬天,很快就过去了。2月1号除夕,农村基本上小年就开始算过年了。家里都盼着罗成一家回去过年呢。雪雁也就早早的放人。腊月二十,就给饭店送够了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咸菜,茶叶蛋就不送了。杨叔杨婶要去大闺女家过年,在外省,也早早的把摊子停了。
雪雁自己呢,也要带着孩子们回娘家过年的。只是没有那么早,要过了小年儿,把该送的礼都送完了,才能回。这一年,也积累了一些老客户,了交下了一些朋友。像是华院长、张经理,霍主任那些人,心意是一定要到的。人家也不缺她那点儿东西,就还是咸菜,加上自己做的炸丸子和皮冻。
还有胖姐那样儿的,常年的供货商,又是处得相当不错的朋友,得走礼吧?带着烟酒,他们自家不用,也能再拿着走礼。
还有市场的管理处,未来要打交道,能管到自家的,要不要提前给送点儿米面油,是那个意思?
还有小风幼儿园的校长,老师,过了年小言也要去了,这孩子可没有小风那么省心,是不是也得先给老师打打预防针?还有少年宫教武术的教练,不能让人家白费这么长时间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