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不识好歹

豆腐村 在人间渡劫 1254 字 2024-01-03

虽然豆腐村比较偏僻,但是环境很好,而且豆制品原材料不用愁,人工方面也不用担心。

大概了解一下这边的人工费用比在城里低很多。

关于工厂的规模,负责人说前期只能建一个几十工人的小作坊,要是效益好再扩大。

这已经让何强很是开心,豆腐村现在空余的劳力并没有那么多,还要从山楂村借用。

这样的话工厂的选址就可以定在山楂村那边,豆腐村现在基本上没有多余的空地。

就算有何强还有其他的打算。

和张书记一商议,他马上就举双手赞同,表示只要工厂在山楂村,场地可以免除三年的费用。

何强因为张书记这个举动,对他另眼相看。

这个决定把张书记的段位直接提升了好几级。

表面上看免三年的场地费用,可是这么偏僻的农村的场地本就不值多少钱。

三年期限一下子就让这个厂子最少要存在三年。

三年可以为两个村子带来多少收益暂且不提。

起码村里的人有事情可以做了。

项目负责人马上就拍板和张书记和何强签了协议,回去准备准备就过来开始动工建厂房。

何强和张书记因为这个天大的好事聚在一起喝了一顿酒。

张书记一个劲的敬何强酒,说他真的是豆腐村的福星,不到一年的时间,真的改变了很多事情。

何强摇摇头,谦虚的表示自己做的还不够。

因为他的目标可不是眼下这些小项目,这样的项目是无法让豆腐村脱贫,只能在温饱的基础上改善伙食。

村子里太多的单身成年男人没有媳妇。

房子老旧且破损的严重。

大多的青壮年都在外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要是有点什么事情根本就照顾不到。

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们这些村干部去代劳,可是村干部也有家庭和自己的生活,还有工作。

就感觉太累,之前来的那些大学生村官啊扶贫干部啊都是坚持不了几天就走人。

实在是这个工作太考验人的忍耐力。

何强也和张书记说了自己到豆腐村后的各种心里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