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的医闹者朱阳已经在三月的某天判了刑。
应恺也早已出院, 但他伤得比较重, 目前的身体状况还不适合外科这样忙碌的科室,现在都跟着科室医生每天坐门诊,有时轮到江见疏坐诊,两人还能碰上一面。
燥热的夏季伴着蝉鸣很快过去,八月末的一天,乔柚跑完采访回到报社正整理稿子,突然接到了淮凉中学打来的电话。
打电话给她的还是她当年的班主任,现在已经成了年级主任。他说,学校想请她回校给刚刚升上高三的学生们做个动员演讲。
乔柚有些困惑:“我吗?”
按理说这种演讲, 找像江见疏或是江临舟这种,在校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一笔的毕业生更合适。她当初的高考成绩虽然在校内是第一,但其他的一些活动她很少参加,在多数人眼里大概有点像“死读书”的那种类型。
就算不找这兄弟俩,校史上也多的是优秀毕业生。
她的前班主任,现年级主任是这样说的:“其实是有别的人选,当初大你一届的江临舟和江见疏你知道吧?我们邀请了,结果两个人都没空。找到你主要是考虑到你最近的知名度,郭起轩和兆溪的产业链事件才过去没多久,这两件事最近都频繁地出现在考试试题上,要是你来给高三的同学做演讲,效果肯定不错!”
所谓的知名度,是指乔柚以记者身份曾在兴和图书馆事件中积极发声,后来海洋黑产业链的事情她也写了篇曝光文章,并且实时对事件进展进行报道。
前段时间她的名字在业内小小地掀起了一点风浪。
乔柚想了想,也不是不行。就当回报母校了。
到了高三,总要经历几场这样的演讲,她当时也是。
向年级主任要了个确切时间,她先去跟赵松冉沟通了一下,才给主任回复。
下班后,乔柚直奔医科附院。
江见疏今天坐诊,时间上差不多了,他下班后得回办公室换衣服,她便轻车熟路地到他办公室等。
张听月的办公位如今被另一名医生的东西替代,这位医生姓刘,上周才来,乔柚和他打过一回照面,对方年纪三十多不到四十,但发际线岌岌可危,人倒是个天然乐观派,见人总是乐呵呵的,好像什么艰难险阻都打不倒他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