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往常这个时候, 河州城必定是安静的。不过如今,微暗的天色掩不住这座城池的肃穆之意。

兵士无声巡逻于河州城的大街小巷,维持河州秩序。

叶凝霜已然起身, 骑在马上进行巡逻。

她割了短发,一身戎装,这几日差不多只睡一个时辰。饶是如此,叶凝霜却是神采奕奕,有着一种异样的亢奋。她英气的眉毛之下,一双眼睛闪闪发光,虽然有几许血丝,却掩不住这双眼的光辉。

每逢这个时辰,叶凝霜已经开始巡城了。

伴随叶凝霜的到来,身后便有人击鼓,击三下,再大呼一声安。

那样一来,河州军民就知晓叶家小姐正在巡城,就会有一抹安心。

面对战时河州的治安问题,叶凝霜绞尽脑汁,最后与众人敲定了乡情治理的方案。

首先在越红鱼允诺情况下,叶凝霜画了一片区域,成立战时孩童庇护所。这片区域之中,不但收容孩子,还包括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孩子们由河州安排,统一照拂,这不但减了城中青壮负担,更使得他们心理上得到安慰。

之前河州附近县城百姓迁入城中,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其中恐也有一些心怀不轨之徒混入。

不过这些百姓本居于河州附近,七拐八拐,多半有些亲戚关系。叶凝霜按照这些亲戚关系安置临时迁入的附近百姓,如此方便迁入百姓快速融入河州管理制度之下,又方便监督、控制。

所谓世界上任何两个人都可以通过七个熟人建立关系,亲戚圈朋友圈的脉络延展绝对比想象中强大。更不必提这个时代百姓很少外迁,留居本地很多都是知根知底,通常整村整镇都是彼此熟识。

这么一来,没熟人亲戚互相作保的临时迁入者并不多,理下来只有近千人。这千余人大都是来河州做生意的行脚商,于河州并无亲戚。叶凝霜再细分一下,把这一千余人进一步细分。来河州一年以上,有相熟朋友的分一波。剩下一百余人,便是操着外地口音的生面孔。

叶凝霜也没把他们给宰了,而是将这百余人集中隔离,鼓励他们互相监督,互相举报。

一番梳洗下来,叶凝霜在很短时间内安抚了稍显纷乱的河州,加强对人口空前膨胀河州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