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并非如此!
一个人怎么样,我们先看看他的交际圈子怎么样。
秦桧构陷岳飞时,罗列了诸多罪名,其中有“顷岳飞进兵陈、蔡之间,乃密通书于士”。
士是一个历史人物,他是宋朝的宗亲,封号齐安君王,正统贵族出身,赵士是皇帝赵构的叔叔,曾经救过赵构的性命,其地位不言而喻。在岳飞遭到陷害时,他说“臣以百口保飞无他”。
假如没有对岳飞的认可,皇叔赵士能鼎力相助吗?
一个人怎么样,我们还有必要看看他的对手。
张用,黄佐,金兀术……他们都是岳飞的敌人,但他们对岳飞都非常敬佩,可见岳飞的人品。
而且,大众流传下来岳飞之死真正的原因是:迎回二圣。
其实,这完全就是不可能!
在处理与皇帝关系上,岳飞关于立储之事坚持自己的做法。
作为普通臣子,对皇家皇帝选择接班人这件事,嘴闭得跟屁股一样紧,尤其是在政权动荡的关键时刻,他曾经提出接回被掳皇帝宋钦宗赵桓,触碰到了赵构的痛点。
但在1136年之后,岳飞不再提这件事,始终守口如瓶,并在奏章中表示了自己的忠心。
而且,对于岳飞,有一个的评价最为有利,那就是宋代学者朱熹的评价。
朱熹可是封建礼教十足的卫道士,但是他对岳飞确赞赏有加。
“如飞武人,能虑及此,亦有见识。”
意思是,像岳飞这样的武夫,他能考虑到这么一层次,也是相当的有见识。
活在礼教堆里食古不化的朱老夫子对岳飞都这么夸赞,可见,岳飞还是比较符合当时的价值观的,这足见他情商之高。
所以说,说一千到一万,岳飞并不是死于迎回二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