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毕竟是大儿子费劲请来的人,她的尽力支持他的工作。

“我把大部分空地都种了粮食种了菜,蔬菜我们一家也吃不完,你们可以摘着吃。旧军营围墙外边也可以种菜,赶明我再找点菜籽把空地都种上。今儿你们这锅灶还用不了,你们几个就到我们家吃吧。”王巧蛮热情地说。

四人里比较年轻的是小杜,才二十多岁,是个海捕高手。以后顾景远没空跟生产队社员一起出海,就由他跟着去。

只要给山海湾生产队培养出一批捕鱼水平高的人,他们不愁捞的鱼比别的生产队少。

另外三人年级稍大,都四十多,老段懂捕捞装备,老李是研究水稻良种跟除草剂的,老杨懂海水养殖。

都是顾海岳需要的专业人员。

四个人感受到了王巧蛮的热情和友好,他们在生产队呆的时间也不短了,听说过王巧蛮,聊起天来感觉很放松。

可他们哪里肯在别人家吃饭?现在这年头就是走亲戚也尽量避开饭点,更不要说他们还是身份特殊的□□。

“不用,我们就生堆火,架上锅,随便弄点吃。”几人连连推辞。

顾海岳这一天哪都没去,就在这忙活,他说:“大家就别客气了,以后一块住着,都是熟人,不用生分。”

“就是顿家常便饭,一会儿都来吧。”王巧蛮说。

家里新鲜蔬菜很多,加上干蘑菇,海鲜跟海菜干货,王巧蛮做出了一大桌菜。

小鱼干炒茄子、海米油菜、海蛎干炖萝卜、鱼干炖杂菇、青椒胡萝卜炒干虾再加上几个凉拌菜,还有干贝冬瓜汤。

并没有用掉多少海鲜干货,菜肴看起来却很丰盛,颜色也好看,红红绿绿一桌子。

顾家七口再加四个客人热热闹闹坐了一桌子。

“大家都不用拘束,就跟在自己家一样,一定要吃饱。”王巧蛮招呼大家。

“你真是太客气了。”他们到了公社后哪里受到过这种热情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