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岳、陈有福二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么一辆自行车是给王巧蛮配的?
“是给我妈的车?”顾海岳实在掩饰不住惊诧。别说公社不给他配车,就是陈有福干了十年大队长,也没见公社给他配自行车。
她妈只是个接生婆,又不是村官,也不是赤脚医生,这待遇也太好了吧。
就连刚才一直没插上话的陈有福也说:“咱公社干部都没配自行车呢,这下你妈方便了,还不赶快替你妈谢谢书记。”
顾海岳赶紧说了几句感谢的话。
书记感慨地说:“附近人家生孩子找你妈接生的多,你妈这工作重要,还经常有紧急情况,她有辆自行车方便。”
这倒是实情,他们家只有一辆自行车,都是他爸上班骑。她妈平时没有自行车骑,到产妇发动的时候,有人会骑车来接王巧蛮,要是对方没自行车,王巧蛮也借不到自行车,只能紧赶慢赶的走路,有时候还得小跑着去。
有了自行车,她再去产妇家里就快多了,危急情况说不定能救两条命。
陈有福只有惊讶,可顾海岳却在想书记给她妈申请自行车肯定跟他大儿媳妇生产的事情有关。
因为预测到书记大儿媳妇生产会不顺利建议对方去医院,对方果然大出血并在医院抢救捡回命,通过这件事,书记觉得王巧蛮水平不一般,再加上通过这件事知道产妇生产确实很危险,于是向县里跟王巧蛮申请自行车。
对王巧蛮跟产妇来说,这都是件好事。王巧蛮不只给他们公社的人接生,整个镇上的人都会找她,这是一件惠及整个镇的事情。
只是他妈哪里有什么预测能力,她是听咻咻说的,这次咻咻说准了,那下次她还会不会说什么?他妈还会不会听?还能说准吗?
顾海岳脑子转得快,想的也多,他想书记大儿媳妇生产的事情如果传开对他妈来说未必是好事。
只是到最后书记也没提这事,顾海岳自然也不会提起,再次谢过公社书记,他骑车带着陈有福赶回山海湾生产队。
崭新的自行车一到山海湾生产队,就跟九十年代往家里开回轿车一样,引来不少村民目光。
得知是给公社给王巧蛮配得自行车,大家都羡慕的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