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觉平视他:“白医生如果有疑问,但说无妨。”
“好,首先请问周教授,你如何发现董陈体内的新型病毒,具有溶瘤抗癌的特性?”
周正觉答:“半个前,gv曾将她组样里的病毒提取出来,和脑癌细胞培养在一起,意外发现了它的溶瘤特性。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多次实验后优化了这一点。”
“为什么这么巧?第一次实验就选择结合脑癌细胞?”
汪其然帮忙解释:“这不奇怪,gv六月份就与一附院达成合作,掌握了包括凌小豪在内的一些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和信息,用于对症靶向药物的研发。当然是在患者或其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
凌广琛也道:“我确实委托过两位教授,希望gv能从基因技术上寻找突破口,缓解我儿子的病情。”
当然这种委托不是免费的,而且价值不菲。
白珺宁:“也就是说,你们一开始利用董陈的组样,去做衍生匹配的时候,就是有目的的。”
周正觉没有直接回答他。
白珺宁又问:“四方协议要求董陈要在有可能的况下,为凌小豪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什么意思?”
周正觉反问:“白医生是专业人士,应该很清楚捐献骨髓的释义。”
“呵,我当然清楚,骨髓捐献前,需要采集患者和捐赠者的外周血,进行h分型检测。只有两者的位点互相匹配,捐献才能成立。周教授敢把捐献义务写进协议里,莫非提前就为他们做过骨髓配型?”
董陈心里一沉,自己从未在中华骨髓库留下任何血样信息,所谓的配型,只能发生在第一次住院前后
原来那个时候,周正觉就已经发现她的利用价值了?
周正觉看了一眼董陈,平静解释:“h是我方病理室的例行检测之一,匹配成功只是巧合。就算配型失败,也不会影响溶瘤病毒的抗癌实验。”
“如果配型成功只是巧合,那么你一周前,又何必处心积虑地诱导董陈签署《志愿者协议》?”
说起这个,董陈并不想让更多人知道,便解释:“之前的协议是我自愿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