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应对水患、安置流民的策略,更是她废寝忘食半个月而成。
洛玄墨此人,野心勃勃,他想一举解决水患问题,开创先河,青史留名。
但他的才能不足以支撑。于是,便让韶音帮他。
韶音当然答应了,她可是贤后人设。
自从嫁给他,这数年间,她没少为他出力。先皇还在时,交给他的差事,她帮着出谋划策。后来他登基,诸多政务烦扰,她亦曾不眠不休为他解决。
她说“帮他”,从不是口头上说说。因此,在摘星台上他愤怒地说“你能帮我什么”,挺让韶音不高兴的。
“能为诸位大人带来些许启发就好。”韶音口中谦逊道。
她拥有才能,却不骄傲,让几位大臣对她印象极佳。
倒也没怀疑这是她冒领皇上的功德——皇上还没死呢,等他醒来,什么能瞒住?
互相交换了个眼神,纷纷躬身行礼:“有劳娘娘了。”
不久后,一份份待批阅的奏折送进御书房。
执朱笔批阅之人,正是韶音。
她并不独断,也不会不懂装懂,遇到难以决策之事会召臣子讨论。
而她才思敏捷,从无私心,一切决断均从大局出发,顾及百姓利益,更加令大臣们信服。
于是,在洛玄墨昏迷的半个月间,朝政丝毫不乱。
甚至还有大臣脑中偶尔闪过“办公效率变高了”“差事变轻松了”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