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她和两位哥哥随母亲到外婆家串门,看到舅舅家有一头小骡子很喜欢。舅妈见状,顺水推舟让小姑带回家养。但小骡子病了,不怎么吃东西。
小姑如果有心要养,恐怕要带它到兽医站瞧瞧。
怎么可能?自家用不着骡子,还要贴一笔钱给它看医生?开什么玩笑?家里人病了都未必舍得花钱看医生。
所以,母亲坚决不要!但小姑娘和兄长背地里偷偷去把它接回来了。
这头骡子年纪小小的,很是懂事(猜的),到小姑娘家之后,开始吃东西了。这种差异,让小姑娘的两位哥哥欢天喜地,觉得自己家是特别的。
于是天天草料、玉米秆精心伺候着,这头骡子渐渐的长大,身上没毛病。
可小孩子嘛,耐性不足,养了两个多月就腻了,不耐烦天天给它找吃的。见儿子们终于玩腻了,小姑娘的父母开始找买家,听说要把骡子卖到屠宰场。
小姑娘不肯也没办法,她太小,无法阻止事态的发展。
这不,今天本该回校上课的,她翘课了,趁父母下地干活跑回家,悄悄的把它拉出来。拉去哪儿?不知道,她想找一户好人家收留它,不要吃它的肉。
本来想攀山越岭,离家里越远越好的,结果人和骡子摔了几跤,罢了,到隔壁村瞧瞧吧。
正当一人一骡累哭的时候,碰上好心的罗阿姨。
小姑娘觉得,她既然会治伤(表面来看很腻害~),肯定能治好骡子的病,会对它很好。于是……
罗青羽:“……”
于是,她就成了小姑娘眼中的冤大头。
让她养是不可能的,就算要养,也要见过孩子的父母再作决定。不管小姑娘如何反对,在罗阿姨的威压之下,她只好和骡子乖乖的被押解回家。
慢慢开着小三轮,载着小姑娘垂头丧气的往家赶,骡子在一旁跟着。途中,雷公山上的干爸干妈等了许久不见她来,便打电话来问。